朱由崧的一番話,讓朱常洵頻頻點頭。
“吾兒說得不錯,就算不看在神宗皇帝的份兒上,皇上也得讓我們成為一個標桿,否則的話,想要讓其他藩王同意,那可就困難了。”
朱常洵對自己兒子的分析,很是贊同。
最后,更是直接起身道:“走,你隨本王立即入宮,既然已經同意了移藩,那就盡快把一應事務確定下來。”
朱常洵此人雖是貪婪無度,但行事卻很是利索。
朱由崧聞,也是沒有遲疑,直接拱手道:“兒臣尊旨!”
父子倆在一大幫內侍、護衛的簇擁下,登上象征他們身份地位的車架。
與此同時,宮里的朱由檢,正在對方正化吩咐道:“老方,派人去催催王承恩,命其快點回京,朕這里有急事要他去辦。”
“奴婢這就安排人。”
方正化立即躬身稱是。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內侍進來稟報道:“皇爺,福王和德昌王二位殿下請見。”
朱由檢聞,當即眉頭一挑:“宣!”
很快,朱常洵和朱由崧兩人,就在內侍的引領下,來到了暖閣。
“臣拜見皇上。”
父子倆齊齊對朱由檢躬身施禮。
后者抬手虛扶道:“福王叔、德昌王免禮。”
“來人,賜座!”
內侍搬來兩把椅子,等兩人坐下后,朱由檢就開始打量起自己的堂哥來。
畢竟是同一個爺爺的,兩人在相貌上,竟是有那么幾分神似。
朱由檢笑呵呵的對其招呼道:“堂兄,經年不見,近來可好?”
“勞煩陛下掛念,臣一切都好。”
朱由崧也是趕緊拱手回了一句。
“不用這般緊張,你我可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宗親。”
朱由檢對兩人的來意,已經隱隱有了一些猜測,所以對這父子倆的態度很好。
朱常洵倒是不急,就這么靜靜的看著兩人在那里白話。
反正自己已經坐在這里了,誰也不能強了自己的機緣。
朱由檢又和朱由崧閑聊了幾句洛陽的粉土人情,這才話鋒一轉道:“福王叔、堂兄,此次入宮,可以已經有了決斷?”
朱常洵聞,也是趕緊起身,一臉鄭重的拱手道:“皇上,臣和世子商議過了,福王府愿為大明、為皇上世鎮海外。”
朱由檢當即就對其贊賞道:“好,福王叔不愧是神宗皇帝之子,太祖高皇帝的子孫。”
“當年太祖高皇帝布衣起家,憑手里的三尺劍,打下大明萬里江山,我朱家子孫理應繼承他老人家的雄武,在海外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讓我大明龍旗遍布四海!”
朱由檢這番話說的可謂是慷慨激昂,差點連自己都感動了。
不過,對面的朱常洵,心思顯然不在這上面。
倒是朱由崧的眼睛有些發紅,語氣激動的喊道:“臣定不負太祖之名,不負皇上厚望!”
朱常洵也是反應過來,跟著喊了一句。
朱由檢看著朱由崧,心里卻是盤算著,怎么好好培養培養,這位歷史上的弘光帝。
自己這位堂兄,在人品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做了皇帝后,也是想要做一個有位之君,但奈何,他自幼接受的教育,就是學著怎么做一個廢物。
這樣的情況下,你指望他在一個周圍都是陌生軍閥的環境下,做出什么貢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