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送陛下。”
朱由檢邁步走出書房,朱慎恭敬的跟在后面。
忽的,朱由檢腳步一頓,轉身對朱慎道:“對了,那些和你有勾連的士紳、海商,朕已經命松江府市舶司下轄的緝私處全都拿了。”
“但市舶司沒有審判權,還要交給松江府,你等著接收吧。”
“依律處置。”
“臣……臣遵旨。”
以為這件事已經過去的朱慎,面色重新變得慘白起來。
朱由檢不再理會他,出了府衙徑直上了自己的馬車。
一名錦衣衛(wèi)百戶則是留在了原地,等馬車走了之后,這才對朱慎道:“朱知府,陛下的意思,您可明白?”
“您畢竟是宗室子弟,和陛下沾親帶故,若是參與走私的事傳出去,恐會傷了皇家顏面,您說對嗎?”
朱慎不負朱由檢腦子活絡的評價,瞬間就明白對方的意思,點頭應道:“朱某明白了。”
市舶司,朱由檢暫時棲身的房間內。
方正化有些不解道:“皇爺,朱知府的事兒就這么掀過去了?”
朱由檢點頭道:“就這樣吧,索性也沒有鬧出太大的亂子。”
“就像朕之前所說,松江需要這么一位知府。”
“皇爺,京城那邊的新城正在營建,這松江府如果再建新城的話,內府的錢糧能夠支應的過來嗎?”
朱由檢自得一笑,開口問道:“知道大明誰最有錢嗎?”
不等方正化回答,朱由檢就自問自答道:“自穆宗開海之后,大量白銀涌入大明,但朝廷和朕都沒見到這筆銀子,那銀子去了哪里呢?”
“就在那些士紳、商賈們的地窖里。”
“無論是新京城,還是新松江,都是為了把銀子,從這些貔貅的嘴里掏出來。”
方正化眼睛一亮,開口問道:“皇爺,要不要讓內府將松江府周圍的土地都買了?”
朱由檢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旋即搖頭道:“人吶,不能吃獨食。”
“好處不能讓朕都得了,得雨露均沾。”
“再者,有了京城的先例,松江這些地主們,不會輕易將手里的土地發(fā)賣的。”
“讓銀行跟進就行了。”
“臣遵旨。”
……
翌日。
四家士紳、兩家商賈,被市舶司緝私處的人,押解到了松江府。
“草民冤枉,草民要見大老爺!”
一名商賈一踏進松江府知府衙門,就大聲的喊了起來。
“聒噪!”
走在前面的班頭見狀,不知從哪里弄出來一塊破布,狠狠地塞進了那商賈的嘴里。
中廳。
松江府推官站在朱慎面前,躬身問道:“府尊,您看這案子該怎么審?”
“慎節(jié)兄,朝廷屢屢下旨,嚴禁走私,今年開年又在各地市舶司設立了緝私處,稽查各地走私行為。”
“海關衙門那邊也是屢屢下發(fā)公文,請各地方府衙協助治理走私。”
“這些人是撞在槍口上了,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加上各地宣慰司、都司,這還是第一起吧?”
朱慎的話說完,推官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躬身回道:“府尊,下官以為,對這些公然違抗朝廷禁令,大肆走私之人,當行雷霆手段,以為后來人戒!”
“慎節(jié)兄乃松江府推官,本就負責審理治下各類案件,此事就交個你審理了。”
“下官遵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