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經(jīng)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看看蒸汽機(jī)車的實際應(yīng)用。
策馬走在筆直的水泥路上,朱由檢對身側(cè)的方正化問道:“這條路什么時候修建的?”
“回皇爺,您忘了?今年剛過完年那會兒,工部和戶部聯(lián)合上過一道奏本,就是京津水泥路的事兒。”
經(jīng)方正化這么一提醒,朱由檢也想起來了,點了點頭道:“是有這么回事兒,只是朕沒想到會這么快。”
薄玨策馬上前,對朱由檢笑道:“陛下,您是不知道,修這條路的時候,京城各大工坊、天津的那些海商們,可都是出了銀元的。”
“為了盡快的將這條路修好,他們可是雇傭了不少周邊的百姓。”
“京城距離天津也就只有兩百多里,上萬工匠,就算是一天只修一里路,這么長時間也該修好了。”
聞,朱由檢的眉頭一挑。
他也沒想到,那些工坊主和海商們,會拿出銀子來修路。
不過,能夠領(lǐng)悟到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那接下來自己發(fā)行鐵路股票的事,想必會順利許多。
策動胯下戰(zhàn)馬,超過一輛輛空著的馬車,朱由檢也顧不上寒風(fēng),吹在自己的臉上。
三天后,京城,紫禁城。
朱由檢翻身下馬,腳步有些不自然的,在方正化的攙扶下,登上了步攆。
“皇爺,您這是何必呢?路上好歹歇一歇,您看現(xiàn)在……”
方正化一邊走,一邊嘀嘀咕咕。
朱由檢也沒理會他,坐在步攆上晃晃悠悠,有些昏昏欲睡。
步攆來到乾清宮,直接被抬進(jìn)了偏殿。
一進(jìn)入溫暖的暖閣,朱由檢慢慢睜開了眼睛。
“皇爺,您這是怎么了?”
王承恩看到朱由檢一身疲憊,眼眶有些發(fā)紅。
“大伴?”
“朕無事,只是急著回來,路上沒怎么歇息,睡一晚就好了。”
“那臣這就讓人伺候您沐浴。”
一夜無話。
到了第二天的晌午,朱由檢才悠悠醒轉(zhuǎn)過來。
“大伴,什么時辰了?”
伺候在龍榻旁的王承恩,轉(zhuǎn)頭看了眼身后架子上的自鳴鐘,躬身回道:“皇爺,十時一刻了。”
朱由檢從龍榻上起來,伸了個懶腰,很是滿足道:“還是睡足了舒服。”
“然人準(zhǔn)備早膳,朕用過后要去西山。”
“臣遵旨。”
王承恩正欲轉(zhuǎn)身離開,卻聽朱由檢又開口道:“讓太子和老二也都過來,還有昭明。”
王承恩停下腳步,低聲問道:“皇爺,三皇子和四皇子、二公主那里……?”
王承恩嘴里的三皇子,是田妃生下的孩子,四皇子則是出自海蘭珠,二公主乃布木布泰所生。
朱由檢擺了擺手道:“他們都還小,稍后朕自會去看他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