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允厚聽到周應秋的話,眼中精光一閃,旋即笑道:“畢竟是二品、三品的封疆大吏,還是廷推的好。”
周應秋聞,笑呵呵道:“大司徒說的是。”
“那周某就不多叨擾了。”
說完后,周應秋徑直起身離開。
看著周應秋離開的背影,郭允厚輕輕搖了搖頭。
畢竟是那是一位……不對,是數位封疆大吏,朝中這些人如果沒什么想法,那可就有鬼了。
朝廷要設立甘肅布政使司,重設朵干都指揮使司,設西域都指揮使司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京城。
無論文武,只要是資歷夠,有想法的,全都忙活了起來。
所謂廷推,看得就是各自的人脈。
同樣,朱由檢對某些關鍵的人選,也有心儀之人。
“方正化。”
“臣在。”
“你去告訴孫繼浚,朵干都指揮使的人選,朕屬意崇禎元年武狀元王來聘。”
“西域都指揮使,讓曹文詔去。”
方正化聽后,略一思忖,躬身道:“皇爺,曹文詔曹總兵無論是資歷,亦或是戰功都足夠,擔任西域都指揮使,想來應該是沒有什么問題,但王來聘……?”
“王來聘這些年,一直在皇家軍事學院任教,也是時候去戰場上證明自己了,畢竟是我大明首位經過殿試的武狀元,當為天下武人做個表率。”
“是,臣明白了。”
他們兩人說完后,王承恩又開口問道:“皇爺,那甘肅三司的人選……?”
“武將的人選,朕可以乾綱獨斷,文臣還是交給他們自己吧。”
做了這么多年的皇帝,朱由檢也算是摸清了一些門道。
如果所有的人選,都由自己任命的話,那這些人就會聯合起來對抗皇權,就算是明面上不敢,暗地里也會陽奉陰違。
與其如此,不如就讓他們自己去爭,自己做個裁決者就好。
二月初一,大朝會。
果然就像朱由檢想的那樣,為了甘肅左右布政使和按察使的人選,皇極殿吵成了一團。
朱由檢也不制止,就坐在御座上,和武勛們一起,靜靜地看著他們。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朱由檢實在是坐不住了,這才對身側的王承恩使了個眼色。
“肅靜!”
隨著王承恩這聲大喝,皇極殿內慢慢變得安靜下來。
“首輔。”
“臣在。”
“稍后,卿等擬定一份名單交朕御覽。”
“臣遵旨。”
“諸卿繼續,朕就先走一步了。”
朱由檢心中暗樂,出撩撥了一句,起身就離開了正殿。
在他走后,那些武勛們也沒有了繼續看熱鬧的興趣,紛紛離開了皇極殿。
乾清宮,朱由檢看著面前的王來聘,開口問道:“卿都知道了吧?”
“回陛下,遼國公、李尚書和臣談過了。”
“那你對朵干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