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畢竟名義上莫敬寬是朝廷命官,還是一方封疆大吏,大明還是受其所請,才出兵安南,他的死,張慶臻作為主帥,必須給天下一個合理的交代。
等張慶臻將事情說完后,陳士奇輕嘆一聲道:“自作孽不可活。”
聽他如此說,張慶臻和張世澤兩人同時松了口氣。
陳士奇的態度,某種程度上就代表著朝中大臣們的態度。
如果他對此事有質疑,那自己兩人很有可能會被朝中那些御史彈劾。
現在好了,有陳士奇幫著說話,那這件事就沒有后顧之憂了。
心情大好下,酒水喝的酒有些多了,說好的一壇子酒,最后變成了每人一壇子。
等到了第二日,張慶臻簡單的洗漱,用過早飯后,命人又將陳士奇請了過來。
接風宴喝完了,那接下來就該商量正事兒了。
“陳藩臺昨日的休息的如何?”
張慶臻一臉紅光的,對精神頭看起來不錯的陳士奇問道。
“一切都好,這交趾的氣候和廣西差不過,陳某還算適應。”
“那就好,那就好。”
“不知陳藩臺此前可去過升龍?”
聽張慶臻說起正事兒,陳士奇也面色一肅道:“此前已經到了升龍府,但在聽說惠安伯已經南下后,陳某也未進城,就直奔長安府而來。”
“陳某此來,是有事想要請惠安伯幫忙。”
張慶臻伸手道:“陳藩臺直便是,張某能夠做到的,絕不推辭。”
陳士奇就像是沒聽到他話里的意思,直接開口道:“人,本官此次赴任,最缺的就是合用的人手。”
張慶臻皺眉道:“張某的軍中,都是軍伍里的粗人,恐怕幫不了藩臺。”
陳士奇笑道:“惠安伯,據陳某所知,京營和親軍一樣,都在軍中設立了書堂,教導軍中將士識字讀書。”
“如今已經過去數年,各營中有不少人都能寫會算,不多,陳某只需要三百人就可以。”
張慶臻聽到三百這個數字,登時跳腳。
“沒有!”
“軍中這些粗人,頂多就是寫寫自己的名字,想讓他們幫藩臺理政,那是絕無可能!”
“況且,此事需要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答應,張某沒有這個權力。”
“陳某已經上書陛下,兵部和五府那邊會答應的。”
陳士奇自是不會退讓。
現在的交趾布政使司,除了自己這個右布政使,壓根就沒一個人能用,不從京營弄點人手,自己的差事也就不用干了。
張慶臻自然不會答應他的要求,直道:“那就等兵部和五府的文書到了再說。”
陳士奇苦著臉道:“惠安伯,交趾的事耽誤不得。”
“眼下升龍等地已是我大明治下,那就該立即組織人手,清丈土地,清查人口,安排百姓耕作。”
“沒有人手,這些事誰去做?”
張慶臻皺眉道:“難道吏部就沒遴選官員嗎?”
陳士奇搖頭道:“眼下大明境內的官員缺口也很大,就連許多秀才、童生、胥吏都被安排了官職,吏部哪里還有人手?”
“況且……”
陳士奇說到這里的時候,下意識的看了眼門外,見沒人后,才壓低了聲音繼續道:“陛下打算將交趾的土地賜予朝中官員的事,想必惠安伯爺清楚吧?”
“這些人已經磨刀霍霍,就等著來交趾瓜分土地了,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是吏部安排了官員,陳某也不敢用不是?”
張慶臻聞,眉頭一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