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說是汗王寢宮,實際上很是簡陋,莫說是和紫禁城相比,就是和沈陽的汗宮相比,也是多有不如。
皇太極和哲哲兩人進入寢宮后,后者趕緊命人去準備熱水。
簡單的洗漱后,皇太極直接躺在了萬字炕上。
“大汗,可是戰事不利?”
哲哲小心翼翼的問道。
皇太極閉著眼睛,幽幽道:“國事維艱,本汗乏了,早些休息吧?!?
見對方不不愿意多說,哲哲也不再多。
臘月十三。
京里已經有了濃厚的年味兒。
百姓們手里也有了閑錢,京城各家商號的生意也好了許多。
即使天上飄著雪花,大街上也人流如織。
紫禁城,乾清宮,西暖閣。
朱由檢看完袁可立的奏本,開口對面前的幾位閣臣問道:“此事,內閣是什么意思?”
首輔溫體仁起身道:“陛下,臣等的意思是朝廷可以接受對方歸順大明。”
“但其要和蒙古諸部一樣,青壯接受我大明的征召,其家眷要全部安置在關內。”
大明這些大臣,也是吃一塹長一智,當初的努爾哈赤不也是大明的龍虎將軍,建州衛指揮使嗎?
最后不還是成了大明的心腹之患?
朱由檢點頭道:“袁卿在奏本中也說了,朝廷可以征召這些歸順的建奴,幫助大明征戰。”
“首輔說得也有道理,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該有的防備還是要有的?!?
“這個阿敏向袁卿請求,希望可以進京朝貢,朕看朝貢就算了,建州并非番邦,朝的哪門子貢?”
“不過,朕倒是想見見此人,就讓其以建州右衛指揮僉事的身份進京朝覲?!?
“臣遵旨?!?
在場的都是老油子,一聽就知道了朱由檢話里的意思。
什么大金,什么八旗,大明一概不承認,大明只認建州衛。
也別說什么效仿蒙古諸部,接受大明征召了,你建州衛本就是大明的衛所,自然要接受兵部和五軍都督府雙重指揮。
接下來,朝廷的旨意,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遼東。
阿敏和他麾下的鑲藍旗,也已經被袁可立暫時安置在了,距離鴉鶻關三十多里的一處重鎮,清河堡。
明軍在這里駐有近兩萬兵馬,足以震懾阿敏的鑲藍旗。
清河堡外,阿敏的帳篷內。
瑙岱嘴里咬著一根肉干,對坐在首位的阿敏問道:“二哥,您之前說的不是要去朝鮮嗎?現在怎么來了大明?”
阿敏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道:“少說兩句吧你。”
“哥哥我這也是沒辦法,如果沒有大明的支持,我等想要自立,簡直是癡人說夢?!?
一旁的費揚武開口問道:“二哥,那朝鮮那邊?”
阿敏看了眼帳篷外,壓低了聲音道:“等我進京見過大明皇帝后,就要求出關駐守,效仿當初的阿瑪,到時候我們再領兵去朝鮮。”
費揚武面露憂色道:“二哥,鑲藍旗原本有三十三個牛錄,戰兵近萬,拿下朝鮮問題還不大,但現在我們只帶出來十八個牛錄,青壯折損大半,只有四千多人,再去朝鮮恐怕……?”
阿敏眉毛一豎,冷聲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費揚武也沒繞圈子,開門見山道:“要我說,我們干脆假戲真做,真的歸順大明算了?!?
“反正大金我們是回不去了,回去最低也是圈禁至死,而朝鮮又打不下來,不如去完成阿瑪的遺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