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所說的,朱由檢之前也想到過,現在又經對方這么一提醒,朱由檢再次意識到,或許打水井在山陜的效果,并不會像自己想的那么顯著。
見朱由檢到了臉色有些不好看,善于揣摩人心的溫體仁,起身道:“陛下,打水井在山陜有沒有效果,并不能只靠猜測,還需實地檢驗一番才是。”
“臣看不如讓科學院那邊,先打造一些那個什么打水井,再由工部派遣一些有經驗的工匠,帶著水井去往山陜。”
對溫體仁的建議,朱由檢很是贊成。
“首輔所,深得朕心。”
“王大伴,傳朕旨意,命科學院加緊打造一些水井,再選派一些經驗豐富的工匠,即刻前往陜北?!?
“臣遵旨?!?
王承恩躬身領命。
朱由檢吩咐完后,又將目光看向了面前的幾位大臣。
“無論水井在山陜的效果是否顯著,但其確實能夠從地下,將水汲取上來,相比傳統的水井,要更加的省力、高效?!?
“朕以為,這等利器……對,就是利器,需要盡快在大明鋪開?!?
“這筆銀錢,該從哪里來?”
朱由檢將問題拋出來后,就靜靜的等著自己的這些肱骨回答。
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還是管理大明錢袋子的郭允厚,率先站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對山陜等一些受災較嚴重的,可以由朝廷出錢,為百姓們打井,緩解旱情。”
“而在其他地方,朝廷則以成本價,出售被百姓。”
郭允厚說完,朱由檢笑道:“郭卿,朕可提醒你,如果要在山陜推廣的話,這可不是一筆小數。”
“據方以智估算,在京城打一口水井的成本,就要花費近二十枚銀元。”
“按照最新的黃冊統計,山陜兩地各縣人口,平均下來一般都在二十萬左右,按照一百人一口水井算,一個縣也需要兩千口水井?!?
“相比京城,陜西那地方想要打出水,水井的成本恐會翻倍,這就需要八萬枚銀元,這還不算工匠們的工錢?!?
“單是延安府,就下轄三州十六縣,如此一算的話,光是延安府的銀錢……”
“陛下,這筆銀元戶部可以出,但不能全都都由戶部出?!?
郭允厚額頭有些冒汗,趕緊出打斷了朱由檢。
朱由檢順著他的視線,看向了工部的徐光啟,心里瞬間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郭卿的意思是,工部也要出錢?”
“陛下圣明!”
郭允厚躬身奉承道。
徐光啟聞,當即面色不善的看向郭允厚。
“郭部堂,你這是什么意思?自朝廷改革稅政以來,朝廷花費就全都由戶部統一支出,哪有工部出錢的道理?”
郭允厚不客氣的反駁道:“徐部堂,如果工部愿意將官營工坊,全都還給戶部的話,那這筆銀錢,戶部就全出了,怎么樣?”
朱由檢聽后,當即眉頭一挑,好嘛,郭老摳在這里等著呢。
果然,徐光啟聽到郭允厚讓他交出官營工坊,當即就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