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許多人的眼神也都一亮。
別誤會,不是為了兵部尚書的職缺,而是看中了兵部左侍郎這個職位。
自袁可立離京后,兵部的日常事務,一直都是左侍郎李邦華在料理,這次遴選尚書,李邦華定是當仁不讓。
那兵部左侍郎這個位置,不就空出來了嗎?
朱由檢也沒有讓群臣失望,直接點名道:“李邦華。”
“臣在?!?
李邦華面色無悲無喜,出班應道。
“這幾年,無論是整頓京營,還是打理兵部,卿都是勞苦功高,這兵部尚書的職缺,就由卿擔任吧。”
“臣遵旨?!?
李邦華也沒玩兒什么虛情假意那一套,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朱由檢微微頷首,又看向殿內群臣,再次開口道:“除了兵部尚書外,內閣輔臣也需要填補了。”
“按規制,內閣當有輔臣六員,現袁卿既去,李卿就以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的身份入閣,參贊機要。”
“臣遵旨?!?
李邦華沒給任何人說話的機會,幾乎是朱由檢的換音一落,他就出聲應了下來。
對此,殿內許多人都是面露不喜之色。
朱由檢倒是無所謂。
吏部尚書周應秋則是再次躬身道:“敢問陛下,李尚書繼任兵部尚書,那其空缺出來的兵部左侍郎,該由何人出任?!?
朱由檢手指在御案上不斷敲擊,半晌后才對溫體仁道:“首輔,你來主持廷推,有了人選后,報于朕知?!?
“臣遵旨?!?
溫體仁躬身領命。
等朱由檢離開皇極殿后,殿內的氣氛頓時變得喧囂起來。
皇帝在這的時候,這些大臣們還有些顧忌,現在皇帝離開了,群臣當即就吵了起來。
那可是兵部左侍郎,正兒八經的三品高官,實權人物,自然都想推舉相熟之人擔任,日后也好成為自己的助力。
溫體仁一個轉身,面向群臣,看了眼殿內的糾察御史。
“肅靜!”
糾察御史大聲喊了一句,殿內逐漸的安靜下來。
溫體仁板著臉道:“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陛下命群臣廷推兵部左侍郎的人選,那不妨先聽聽吏部的意見?!?
周應秋出班拱手道:“首輔,吏部推舉兗州知府朱統鉓,任兵部左侍郎?!?
他這話一出,殿內頓時響起一陣嗡嗡聲。
就連溫體仁和李邦華兩人,也都皺起了眉頭。
“朱統鉓?可是寧藩宗室?”
一直都是隱形人的大宗正萬煒,忽然開口問道。
周應秋點頭道:“不錯,朱統鉓確實是出自寧藩?!?
萬煒輕輕點頭,沒有說話就退了回去。
兵科給事中周士補,在萬煒退回去后,站出來對周應秋道:“大冢宰,朱統鉓乃宗室子弟,在地方為官不過只有兩年多?!?
“且從并未在六部觀政,也未有在軍中任職的經歷,是否知兵還是未知,豈能任少司馬?”
周應秋面不改色道:“朱統鉓在兗州任官期間,所有考核全是優等,任兗州知府后,興修水利,修繕道路,鼓勵工商,勸課農桑,官聲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