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由檢看來,周應秋此舉,不過就是擔心山東官員抱團,不利于朝廷對山東的掌控。
對這一點,朱由檢也支持周應秋的舉措。
這也是為什么,他要讓朝中重臣上書的原因。
將這件事暫且放下后,朱由檢的注意力,就放到了袁可立的喪禮上。
“大伴,明日你代朕去參加袁卿的葬禮,朕就不過去了。”
王承恩聞,躬身應道:“臣遵旨。”
翌日。
滿朝文武三五成群,結伴來到袁府。
就連溫體仁和周應秋,也都親自出現在了葬禮上。
只是,隨著兩人的到來,葬禮的氣氛忽然變得有些詭異起來。
在場的官員,除了兩人的心腹故舊,誰也沒敢往前湊。
好在兩人都知道今日什么日子,在祭奠了袁可立后,兩人也沒有停留,徑直離開了袁府。
孫承宗站在不遠處,看著兩人離開,低聲對一旁的郭允厚道:“郭部堂,此事可還有轉圜的余地?”
郭允厚眼睛微瞇,沉聲道:“問題的關鍵還是在陛下那里。”
“歷來閣部之爭,就看陛下更相信誰,看朝堂局勢。”
“現在內閣的權力是有些大了。”
孫承宗轉頭盯著郭允厚,再次開口問道:“那郭部堂食怎么想的?放權給各部?”
郭允厚搖頭道:“用陛下的話說,眼下正是大爭之世,權力應該集中,而不是分散。”
孫承宗也緩緩點了點頭。
兩人說話的功夫,王承恩的馬車也抵達了袁府。
“孫閣老,不如探探陛下的意思?”
郭允厚看著正在走下馬車的王承恩,低聲建議道。
“問問也好,朝廷馬上就要對漠南用兵,這個時候可千萬不要出什么亂子。”
等王承恩宣讀完,朱由檢親自為袁可立寫的祭文后,孫承宗和郭允厚兩人就迎了上去。
“王公公。”
“二位閣老。”
雙方簡單的拱手見禮后,郭允厚低聲道:“公公,可否借一步說話?”
王承恩臉色一怔,旋即點頭道:“好,那邊有座茶樓,咱們去那里如何?”
“公公請。”
三人結伴來到臨街的一處茶樓,待各自坐定后,郭允厚開門見山道:“公公,不知陛下對昨日的事是怎么看的?”
聽到郭允厚的話,王承恩原本和善的臉上,霎時變得陰沉起來。
“兩位閣老,您二位這是要探伺禁中?”
孫承宗趕緊解釋道:“公公莫要誤會,實在是眼下朝堂著實不能出亂子,我二人也是想看看陛下的意思。”
聽他這么說,王承恩的臉色雖是緩和了不少,但卻是三緘其口,并未和兩人多說。
看著王承恩的車駕遠離,兩人皆是嘆了口氣。
乾清宮,朱由檢聽完王承恩的秉奏后,神色也變得鄭重起來。
“宣孫承宗和郭允厚兩人覲見。”
“是,皇爺。”
半個時辰后,兩人有些忐忑的來到了乾清宮。
“陛下,臣等知罪。”
兩人一進入偏殿,就跪地請罪道。
朱由檢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看著兩人,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這才開口問道:“對昨天的事,你二人是什么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