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東征扶桑本就是早幾年,就制定好的方略,為的是安置魯豫諸藩。”
“現在更是為了國朝穩定,臣并無異議。”
“只是,我大明畢竟是天朝上國,扶桑又是當初太祖皇帝欽定的不征之國,若對其用兵的話,還需一個合適的理由。”
“煌煌之師,堂堂之陣,豈能無故興兵?”
朱由檢聞,很是贊同的點了點頭。
“扶桑九州大名,收容朝廷欽犯,公然殺害天子親軍,這些理由夠了嗎?”
“原錦衣衛堂上官田爾耕,阻撓錦衣衛辦案,事涉浙江假銀元案,案發后逃至扶桑,遏必當地大名收留。”
“并搗毀錦衣衛在九州的秘密據點,抓捕、殺害錦衣衛密探數十員。”
“原薊遼督師袁崇煥,參與和建奴的走私貿易,參與侵吞遼餉,私下和建奴媾和,后逃至九州。”
“原禮部左侍郎錢謙益……”
朱由檢一連點了七八個人的名字,并將他們的罪行,一一向群臣做了說明。
等其說完后,在場所有大臣盡皆色變,許多人都震驚的站了起來。
他們怎么也沒想到,曾經的朝廷高官,竟然會犯下如此重罪。
刑部尚書薛國觀滿是不可置信道:“陛下,這……”
朱由檢抬手,阻止了薛國觀后面的話,面色嚴肅道:“錦衣衛正在密切調查這幾人的行蹤,抓獲只是時間問題。”
“待抓捕歸案后,朕可將之交付三法司會審。”
“禮部。”
朱由檢忽然轉移話題,對來宗道喊道。
“臣在。”
“禮部即刻擬定討倭檄文,昭告天下。”
“兵部、五府。”
“臣在。”
“兵部和五府抓緊時間擬定征倭方略,調配兵馬。”
“臣等遵旨。”
李邦華和五軍都督府諸將,齊聲領命。
似是想起了什么,朱由檢又補充道:“對了,上直十二衛也會參與此戰。”
隨著四衛營回京,上直衛也不用被困在京城了。
朱由檢可不想自己的親軍,戰力不如邊軍。
而想要保持戰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軍隊上戰場磨礪。
對此,無論兵部還是五府,自然都不會有什么意見。
而最高興的就是戶部和工部了。
親軍的糧草、軍餉和軍械都不用從太倉支用,皆是出自內府,這可是一大筆銀子。
就在郭允厚和徐光啟心中暗喜的時候,朱由檢也點到了兩人的名字。
“戶部和工部、太仆寺,要盡快準備好糧草、軍械、戰馬,務必不使大軍后勤補給出現問題。”
“臣等遵旨。”
三人躬身領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