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有著后世的精力,才能想到這一層。
李邦華可是沒有這樣的經歷,這么短的時間,能夠想到這些,著實是了不得。
經他這么一提醒,其他人也都開始暗暗思索起來。
朱由檢目光落在薄玨身上,對其問道:“薄卿,這鐵路的造價幾何?”
薄玨認真思索后,躬身回道:“回陛下,按照臣修建的這五百丈鐵路估算,一里鐵路的造價應該在萬余枚銀元左右。”(京張鐵路200公里的造價是700萬兩白銀,一華里折合17500兩白銀,折35000枚銀元,考慮到20世紀和17世紀中國白銀存量不同,和鐵路的科技含量差距,這個數字應該、可能、大概差不多。)
聽到一里鐵路的造價就高達一萬枚銀元,不只是郭允厚這位戶部尚書,在場的所有人都皺起了眉頭。
“陛下,這鐵路的造價是不是太高了?”
這次不是郭允厚嫌貴了,溫體仁都覺得這玩意兒太花銀子了。
朱由檢點了點頭,笑道:“造價的事先放一放。”
“諸卿可以先想想,如果朝廷想要修建鐵路的話,這第一條鐵路該怎么修?”
“雖然機車現在還不能投入使用,但路可以先修出來嘛,等薄卿他們的機車成熟后,就可以直接上路。”
聽到一里鐵路需要一萬枚銀元,李邦華這回也不說話了。
京城到遼東何止千里?
千萬枚銀元?
自己敢說,郭允厚就敢擼袖子和自己干起來。
郭允厚認真思索后,開口道:“陛下,是不是可以先修一條短一些的,看看效果怎么樣再說?”
朱由檢昨晚就想過這件事了,聞點頭道:“可以。”
“對了,朕會命內府成立一個鐵路司,專職修建鐵路,所需錢糧,皆由內府供應。”
聽朱由檢這么說,郭允厚心里警鈴大作。
不對,皇帝為什么要成立鐵路司?
難道這里面有利可圖?
一時間,郭允厚也沒想明白這里面的關竅,但他知道,這件事戶部一定要插一手。
“陛下,戶部愿意出資參與鐵路的修建,還請陛下恩準。”
他這邊話音未落,工部的徐光啟也站出來道:“陛下,修路本就是工部的事,臣以為此事應該交由工部負責。”
朱由檢有些好笑的看著兩人,開口問道:“怎么?戶部和工部又有銀子了?”
“陛下,臣也看出來了,這鐵路乃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戶部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支持朝廷修建。”
郭允厚一臉鄭重。
朱由檢干脆也不繞圈子了,面色一肅道:“這鐵路修建起來又不是免費的,無論是運貨還是運人,都是要收錢的。”
“這可是一本萬利的買賣,朕有意在大榷場融資,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將每條鐵路分成相應的份額,賣給那些商人、百姓、士紳。”
“等將來鐵路有了收益,再按照比例分給他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