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寧先去了他們所說的山嘴處。
所謂山嘴,就是兩個山頭交匯處。
兩山夾一溝,溝邊有水流。
大山低嘴下,打井水量大。
月不圓找的這個地方確實很符合諺語所說。
如果正常年份,這里肯定能打出水來。
桑寧過來的時候,四五個人已經挖了個直徑兩米,半米深的井口。
這個時候,單純靠人工挖掘,打井不會超過十米。
但這旱災之年,有可能地下水會在幾十米深之下。
所以,若這里距離源頭比較遠,很可能又是白挖!
郡守和一個年輕瘦弱的男人站在一處說話。
想必就是月不圓了。
男人長的不高,眉間帶著一股憂郁的氣息,像生過一場病似的。
兩個人都挽著袖子和褲腿,看著就是最普通的百姓模樣,丟人群找不到的那種。
桑寧也是相當佩服。
別的不說,腳沾泥巴的,就是好官。
“你們又來這干什么?”白義看到了桑寧。
面色不悅。
“來山里看看有什么東西可以吃。”
“這邊沒什么吃的,早被人尋光了,要是進深山,野獸吃你們還差不多。”
白義板著臉故意這么說。
實際上,他多次組織人一塊進山獵吃的,尋常野獸都跑的差不多了,進山二十里應該都是安全的。
再往腹地走就不敢了,都是大型猛獸。
“多謝大人提醒,我們就是隨便轉轉。”
桑寧笑盈盈說完,又隨意說:“以前看過一本書,上面記載,想驗證一個地方能不能打出水,其實不必那么麻煩。
把地表上的茅草挖掉,再把土填平,太陽落山后,扣上一個瓷碗,是瓷碗,不是陶碗哦。”
因為現在大部分百姓家用的都是陶碗,只有富貴人家用得起瓷碗,所以桑寧才特意強調。
陶碗密度比瓷碗小,恐怕試驗做的不準確。
“第二天早上,若瓷碗內有水汽,說明地下水在淺表,十米內必打出水來,若沒有,那就不必再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