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少康聽了云茯苓這一席話,立時覺得豁然開朗。
滿心的煩惱霎時煙消云散。
不過在聽到云茯苓最后那句帶著玩笑意味的話后,他立時反駁道:“那不可能,這點分寸我還是知道的。”
云茯苓笑的眉眼彎彎,她突然間想到了什么,開口道:“對了,江北也有濟世堂的分店。”
“這樣吧,我把江北地界所有的濟世堂分店,都交給你來打理。”
“等你回到江北以后,若是哪天心血來潮想看診了,可以直接去濟世堂當個坐堂大夫。”
“如何?”
荀少康聞,抬手點了點云茯苓,笑道:“你這是拐著彎的想拉我進濟世堂,給你壯門面。”
“順帶著還幫你打理了生意。”
“一箭三雕,真是誰都精明不過你!”
云茯苓嘿嘿一笑,主動給荀少康倒了一杯茶。
“我這不是手下缺大夫嘛,尤其是像荀師兄您這么醫術高明的大夫!”
“再說了,咱倆誰跟誰啊,你好意思不幫我這個忙嗎?”
“況且咱們這是互惠互利,合作雙贏的事。”
荀少康自是明白,云茯苓這個提議于他而也是件好事。
等他回到江北后,雖然有大哥撐腰幫扶,但是權力的交接肯定不會順利。
但是他若將整個江北的濟世堂都握在手中,便代表了云家對他的支持。
況且世人都離不開醫這個字。
憑借醫這一道,他就可以做許多文章,借此來掌控江北的局勢。
而且云茯苓的境況他也清楚。
雖然她拿回了太祖御賜的牌匾,重開了濟世堂,但她到底年紀尚輕,在京城也只是名聲初顯。
再加上云甘松那邊對濟世堂經營多年,在杏林中多少有些勢力,手下也籠絡了不少醫者。
所以杏林中許多人對云茯苓并不服氣。
云茯苓雖將濟世堂開起來了,但是招來的坐堂大夫卻是遠遠不夠。
荀少康入京后,沒事便去濟世堂幫襯一下。
但是長此以往,肯定是不行了。
好在荀少康已經想到了辦法。
“下個月的杏林大會,屆時各地的醫者都會趕來。”
“你可以趁機招攬,從中挑選一些醫者,吸納入濟世堂。”
云茯苓打的也是這個主意。
她醫術雖好,但是濟世堂的運作只靠她一個人是不行的。
況且她不僅僅要在京城重開濟世堂,還要將濟世堂分店開在大啟各州府縣去。
這就需要很多很多的醫學人才。
而人才是她目前最短缺,最難以解決的問題。
好在杏林大會馬上就要到了,屆時會有很多醫者齊聚。
只要她能拿出足夠的籌碼,吸引那些醫術精湛的人愿意去濟世堂坐堂,那么人手短缺的問題就能夠得到緩解。
云茯苓沖荀少康舉了舉杯,“英雄所見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