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太后從來沒有得到過帝王之愛,更不相信帝王之愛。
先帝便是個無情寡愛之人,但他卻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
而當(dāng)今比之先帝,堪稱是個情種了。
偏偏他那一腔真情,都給了蕭璟翊的生母蘭妃。
若景平帝只是個尋常富家子弟,鐘情于一人并無不可。
可他是天下之主,肩負(fù)著江山和萬民的責(zé)任,豈能只有那一人小愛。
萬幸景平帝是個腦子清楚的,縱然寵愛蘭妃,于政事上卻并無懈怠,在位這些年來,大啟境內(nèi)還算平順。
縱然如此,崔太后心中對蘭妃母子也一直不喜。
如今景平帝又表現(xiàn)出想立蕭璟翊為儲的意思來,崔太后心里就更不舒服了。
尤其崔太后得知蕭璟翊在江州王謀逆一案中有嫌疑后,就更不希望看到他上位了。
崔太后撫養(yǎng)景平帝長大,說對他沒有一點真情那是假的。
可是那點真情在江州王身死,她暗中命人調(diào)查真相,懷疑是景平帝所為后,便消散了個一干二凈。
不是自己親生的,就不是自己親生的,縱然對他再好,終究是隔了一層。
若景平帝與江州王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怎會這般狠心,連條活路都不給親兄弟留?
每每想到此處,崔太后心中便又悔又恨!
所以她絕不會眼睜睜看著蕭璟翊上位的。
崔太后已下定了決心,要推三皇子上位。
一眾皇子中,除了三皇子以外,均是與她毫無血緣關(guān)系的外人。
唯有三皇子與她身上同有崔家的血脈。
與其讓別的皇子上位,不如支持與她血脈相連的三皇子。
經(jīng)過江州王一事后,崔太后算是看透了,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就是不行。
而且崔太后年事已高,不得不為自己的母家承恩公府考慮。
她在時還好,有她這個太后的恩澤在,承恩公府自是無虞。
可是等她百年之后,承恩公府無人護(hù)佑,還能風(fēng)光幾時?
蕭璟翊等一眾皇子,都有自己的外家和信重的勢力要扶持,豈會在乎承恩公府的死活?
唯有身上流著崔家血脈的三皇子上位,承恩公府的風(fēng)光富貴才能繼續(xù)延續(xù)下去!
太后眸底的光明明暗暗,面上卻是一派云淡風(fēng)輕,不動聲色,笑晏晏地與殿內(nèi)眾人談笑風(fēng)生,氣氛一派祥和歡樂。
而壽康宮外,云茯苓則被幾個女眷圍著。
打頭的是萊陽郡王妃。
萊陽郡王妃已年過三旬,身量豐腴,臉?biāo)沏y盤,是時下主流認(rèn)可的有福氣的長相。
而她與萊陽郡王成婚后,先后生下三子,將郡王妃之位坐的穩(wěn)穩(wěn)的,更是母以子貴,在老萊陽王妃跟前頗得喜愛。
再加上她為人和善,還有幾分急公好義,在宗室女眷中的人緣很是不錯。
這會兒萊陽郡王妃帶著幾位好友圍住云茯苓,并無惡意,而是為了云京墨生辰那日,翊王府拿出來待客的生辰誕糕。
那日京中權(quán)貴去參加翊王府小世子生辰宴的人不少,無不為那生辰誕糕的口感所驚艷,乃至有不少人至今仍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