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子,為之甘愿付出一切,安平伯夫人那么疼愛李雪櫻,知道李雪櫻被她和陸璟聯合暗殺,還誤會殺人滅口,如今他們身居高位,她怎么咽的下這口氣呢?
“王妃,她把人都帶回去了,今天怕是不會動手。”黎月說,“今天王府侍衛這么多,也有錦衣衛,她要動手也是自取滅亡,估計沒那么愚蠢?!?
就算要復仇,也會選一個好的時機。
蘇輕宛帶姑娘們回王府,一路都很順暢,黎月雖說過安平伯夫人不會動手,她也有心里準備,仍是有點失望的。
她高估了安平伯夫人。
“姑娘,她怕是要敗壞你的名聲?!?
“這無所謂,嘴長在她身上,隨意她,我不認就好?!碧K輕宛輕笑。
如她所料,第二天陸璟和蘇輕宛叔嫂通奸,弟奪兄妻的丑聞就傳得滿京城都是,錦衣衛攔都攔不住,這些消息一旦發酵起來是很難攔的住。
錦衣衛在控制輿論方面是一把好手,通常是輿論剛有一點苗頭,他們就要火速控制,不允許輿論蔓延。
一旦眾口鑠金就很難控制,他們又不能把所有人的嘴巴都堵上。
安平伯李家是京中氏族,頗有底蘊,人脈很廣,攝政王的丑聞還牽扯到最敏感的道德問題,百姓們都喜歡聽這樣的故事。
位高權重的王爺,困在府中美貌如花的嫂子,兄弟共妻,反目成仇,禁忌之戀,道德淪喪,簡直是要素齊全,被話本小說更精彩。
他們傳得有模有樣的,好像住在陸家,看著陸璟和蘇輕宛暗度陳倉一樣,街頭巷尾都在議論著他們的丑聞。
百姓哪有幾個人見過謝昭蘭和蘇輕宛,雖說一開始并不相信,攝政王怎么可能會自毀名聲做出這種事,做出這種事早就該被陸家逐出家門了。
這件事是敗壞家風。
可謊說多了,也就成真了,謠傳得有板有眼的,百姓也就信了,開始痛罵蘇輕宛水性楊花是蕩婦,不知廉恥勾引小叔,怕陸璟為美色所迷,有辱斯文。
且流不控制,只會越傳越厲害,越傳越離譜,陸家和王府門外都聚齊了一群看熱鬧的人,更有一群早就不服攝政王的文人在茶館,酒樓等地方肆意抹黑陸璟,說他無視宗族倫理與嫂子通奸,這樣的人品,當不起攝政王的重責,也當不起帝師,怕會教出一個目無法紀的皇帝。
陸璟是攝政王,皇帝雖有太傅,平時也跟在陸璟身邊學習,陸璟會教他騎射,偶爾也會教他詩書。
安平伯夫人知道輿論動搖不了蘇輕宛,可她知道輿論可以動搖陸璟的權勢地位。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