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便是從那里出來的,因此很是放心。等兒子考上童生后,再接來身邊不遲。
西津渡。
里正和族長把蔣文淵出錢建族學和修路的事說了,大家歡喜激動之余,紛紛大贊蔣文淵是個辦實事的。
蔣家的聲望在村里更上一層樓。
學堂關(guān)系到孩子們的未來,馬虎不得。得請專門建房子的人來,好好設(shè)計。
但修路這活兒,沒什么技術(shù)含量,只要有把子力氣都成。
當初說好一家出一個勞力。現(xiàn)在下到八歲上到六十歲,甭管男女老少,只要有空都往河邊挖沙子運卵石去。
用的工具也是五花八門,什么蘿筐、背簍、牛車、驢車。還有的婦人,把家里不用的糞桶都挑來了,也是服氣。
才過了不到十天,蔣文淵就把田契送回來了。是個小莊子,一共121畝。離著西津渡也不遠,就在下游五里的地方。
原是個地主家的,他家的獨養(yǎng)兒子在省城同人爭花魁打死了人,被人扣了,不得已只好賣祖產(chǎn)去贖兒子。所以,生了孩子要好好教,教不好走了邪道,敗家破產(chǎn)遲早的事。
且說蔣禹清跟著爹娘到了縣衙,只要是醒著時候,便帶著兩丫鬟,邁著小短腿兒到處探險。
她人小,長的好看,還嘴甜。家里的小丫鬟們一律喚作姐姐,小廝喚哥哥。婆子廚娘這些年紀大些的一些的喊婆婆。
至于老爹的同僚們,一律喊叔叔伯伯。只不過幾天時間,就收服了縣衙所有人的心。每天出去逛一圈,回來后那衣兜里都是滿滿的,什么糖塊,糕餅,點心,果脯等應(yīng)有盡有。
而且,她極其自律。知道自己正在長牙,不能多吃。實在饞了才會吃那么一兩塊,剩下的都給立春谷雨幾個小丫鬟分吃了。
大人們知道后,對她的喜愛更上了一層。給她的東西也越來越多,陸氏為此還專門給她縫了個小布包斜挎著。
進入六月,天氣越發(fā)炎熱起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