捫心自問,比自己也不差什么。
從前沒遇到蔣禹清時,陸邑研究夠了那些中醫病例,覺得無趣才會轉向更有挑戰性的毒術。
如今有蔣禹清帶來的“天醫術”,這貨恨不能一天十二個時辰粘在她身邊,同她討教醫術,簡直求知若渴。
因此,他雖是最后來的,進步卻是最快的,相信要不了多久,他的手術技術就能同邱神醫他們比肩了。
而和安醫院和醫學堂如今也走上了正軌。
有蔣禹清提供的巨量的專業醫學書籍,作為理論方面的支持,又有和安醫院里大量的手術病例作為實操。
不僅邱神醫師徒幾人的專業技術一日千里,就連醫學堂的臨床主刀大夫和三十名手術助手也進步飛快。
這些學生本就有著相當高的醫學造詣,因此理解和領悟能力也不是一般人能及的,只是因為大環境,在外科上有所欠缺而已。
經過這段時間的集訓,進步自然是神速。如今,他們已經可以單獨完成一些簡單的縫合手術,而且完成的質量的相當的高。
也正因為如此,和安醫院不僅聞名京城,名聲甚至傳到了外地。許多疑難病家,不遠千里趕來求醫。
以至于,和安醫院的床位永遠都是滿的不說,就連鄰近的客棧也住滿了人。
最近,蔣禹清看到還有幾家正在動工的,看格局樣子好像也是客棧。
這天蔣禹清從和安堂回家。路上玉珠提醒她:“明兒就是太子殿下的生辰,縣主可別忘了。”
“啊,是嗎?”她真忘了。前兩天景衍出宮看她時,同她說起過此事。當時,她正忙著給學生們批改作業,就胡亂應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