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仁兄本來就因政績考評為“下下”而被貶成了某個同樣偏僻地方的同知。
這下好了,連同知都做不成了,直接被貶成了七品縣令。聽說,是抹著淚兒走的。
這會兒都快傍晚了,陛下還請他們一道進宮,想來并非什么小事兒。
幾人進了御書房,行了禮,皇帝把那本書一樣的厚的折子放在幾人前面:“看看,再說說你們的想法!”
幾人湊一塊,才看了一半兒,御書房內就掌了燈。直到腳都快站麻了,方才看完。之后對視一眼,均是面露佩服之色。
折子上寫了他到肅州后,暗訪巡察下屬各個縣后,一路所見的風土氣候人情。
哪個縣是什么地形地貌,土地土質如何,水源是否充沛,出產什么東西,又有何不足。
并跟據該縣的風土氣侯土質特點做出了今后三年的詳盡規劃打算,稱之為“三年計劃”。
其中就提到了,明年將會在肅州各縣試種兩種耐旱耐貧的新糧種,并且興修全州的水利。
修水利需要大量的銀錢,這方面蔣文淵也考慮到了,介時將以新糧種及其深加工技術為擔保,向全國招商引資。
這個“招商引資”他們隱約知道,就像曾經青州侯在青州的水果滯銷時,以水果深加工技術吸引其他大商賈入股,創辦食品工坊那樣。差不多就是那個意思。
不得不說,這確是個好辦法。
最后歸納總結“肅州百姓苦久矣,臣,磕請陛下派遣數位精通水利和木工的人才來肅州,以助肅州百姓一臂之力。”
全篇將近二萬來字,沒有一句廢話。
“幾位愛卿,說說你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