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了排號,不得不提前很多天就來排隊拿號兒。這也間接的帶動了周邊的商業。
臨近醫院的飯館酒樓客棧,生意每天都是爆滿,醫院門口附近擺攤賣吃食的小商販也一天多過一天。
為了維持秩序,監市衙門甚至專門派了人,每天在這條街巡邏。
消息越傳越遠,不知怎么的傳到了其他的大營。
其他幾個大營的將領們頓時不干了,憑什么玉門關大營每月都能派軍醫去和安醫院輪轉學本事,我們不能。
都是娘生父母養的,都是戍邊的,他秦夷簡的鼻子是比我們高三寸還是咋滴。不行,他們有的,我們也得有,我們也得要。
于是將領們一邊飛鴿傳書報往京城,一邊直接派人跑到肅州的和安醫院,要求派軍醫過來學習。
蔣禹清能怎辦,只能答應。
于是呼,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肅州的和安醫學堂又多出來一批全部由軍醫組成的醫學生。
除了南方的太遠,來不了外,西北和北方包括玉門關大營在內共五個大營,共計送了四十五個人來,好家伙比京城醫學堂的學生還多。
除了玉門關大營,仍舊是五人一組,一月一輪外。其他四個大營因為路途遠,都是十人一組的來,學習時間也改成了三個月。
為了安置這四十五個學生,蔣禹清又不得不自掏腰包買在附近買了座民居,改建了一下當作軍醫們的宿舍。
人一多吃飯也就成問題,蔣禹清索性又面向社會招標,搞了個小食堂。總算完美的解決了吃飯問題。甚至家里種的,有吃不完的蔬菜也會時不時的送些來這里。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