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主那么小的孩子都敢上戰場。沒道理,他們這些土生土長的七尺漢子,卻要當縮頭烏龜。
操,干他娘的的!韃子再厲害他也是人,就不信他們不怕死。大不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條好漢。
小伙子們回家后,紛紛和家里提出,要去邊關投軍的事。有那大氣開明的長輩直接道:“好,是條漢子。
去吧,家里的事情有我和你的哥哥們,不必操心!注意安全,更要記得,別給咱肅州人丟臉!”
“記住了,爹!”
也有父母反對的:“娘,我想去投軍!”小伙子同她母親說。
她母親放下簸箕,拿起一根棍子劈頭就打:“我打死你個不孝子,那兵是那么好當的。那些韃子都是些殺人不眨眼的主,你去了只有送命的份兒。”
小伙子道只是平靜的同他娘道:“娘,我今天在城門口看見知府大人了。他是去送他的女兒靈惠縣主的。”
他頓了一下,比了一個大概的高度道:“娘,靈惠縣主,也就這么高一點。她是零州人,還是是個小女娘,她都敢去,我為什么不能去。
我堂堂一個七尺男兒,還是肅州人,韃子來了,我連保護自己家鄉都不能嗎?娘!我不想再逃難了,更不想當縮頭烏龜!”
“你!”婦人頭一回看到一向吊兒郎當的小兒子,露出這樣堅毅的一面,就好像,他突然一夜之間長大了。
婦人,最終沒有再說什么,只是流著淚為兒子整理行囊。
就像兒子說的,一個小女娘都有勇氣往邊關為肅州盡一份力量,作為肅州人,她又有什么臉面攔著自己的兒子不去保衛自己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