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夢秀秀智破連環案
憂忡忡新編護官符
十月十七早晨,寶釵、雪雁拜別了李紈、黃嵐等人,各租一頂藍布小轎,風塵仆仆地向吳江縣走去。
初冬的江南,仍然是芙蓉競芳、秋菊爭艷。寶釵初來吳江,一路上看見田野麥芽吐翠如茵,美麗太湖波光粼粼,洋溢著一派魚肥糧豐、民富家盈的興旺景象。轎夫一刻不停地向吳江縣行進,約走了一個時辰,她身感困倦,打個呵欠,不覺進了夢鄉。
迎面飄然而來一位女子,只見她品貌端莊、俊秀親和,覺得面熟情誠,有似曾相識之感。她看到寶釵,滿面春風地拱了拱手,說:久仰久仰!寶姐姐!辛苦你了!非常高興你光臨吳江,十分敬慕你到湖岸村拜見公婆!
幸會幸會!謝謝!非常感謝你來途中迎候!寶釵含糊其詞。
寶姐姐,還認識我嗎恐怕記不大清楚了吧。那女子說。
你看你看,看我的記性兒,只覺得面熟,一時回憶不起來!寶釵說。
四十二年未見面了,當然是不曾記得了。女子說。
不會不會的!不會是四十二年,四十二年前還未出生,那是前世的事寶釵惑然說。
就是前世的事兒,你現在可能不信,說起來才會知道。女子認真道。
哦!有這等事!不妨說來聽聽。寶釵感興趣。
說來話長,我也是西方靈河岸上的一株仙鶴草,與絳珠草是相鄰栽種,同樣受日月精華和甘露灌溉,同樣在您領班麾下,你可記得女子說。
真有這等事!不記得!不記得了!寶釵想了想后,接著問,那你何時下來的,在這里干嗎
就是在四十二年前的正月,元宵節過后不久,得知護花侍尉和你偷偷下來了。一天,絳珠拉著我的手說:‘仙鶴草,告訴你一個好消息!石頭也已經下去了,我和你一起去吧!’就這么簡單,我便糊里糊涂地跟著絳珠一起下來。鶴草仙子漸漸臉泛紅暈,接著說:臨走時,絳珠說:‘我去報答石頭的澆灌之恩,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我無以報答,只有淚水報償。你可偷偷地跟那個侍尉去吧!’我按照絳珠仙子的說法,與護花侍尉成婚了。這就對不起你了。
寶釵搖搖頭,說:越聽越糊涂!我沒有聽懂你的意思,有什么對不起我的
別急,且聽我慢慢向你解說。鶴草仙子接著說,說起護花侍尉,你可能知道,他就是你的吳金玉,我就是他的前妻盛秀秀。因為金玉本來是你的,被我占了三年整。話要說回來,你當時為報石兄的牽扶之恩,一味地去報答石頭,這也不能全怪我。
謝謝!謝謝你來告訴我,這也苦了你了。寶釵停了一會兒,接著說,我怎能責怪你呢,凡事都有個命運,一個人總是有得有失,這不以自己的意志所左右。
也許你說得對,我嫁給金玉后,自以為天長地久、白頭偕老,誰知只有三年的短暫歡欣,便魂歸離恨天了。或許是你的就是你的、我不該得而得之的緣故。秀秀說。
你說得不完全對,主要是你本身的體質所決定的。寶釵說。
我的體質很不錯的!我還能給別人治病呢,怎么說我體質欠好秀秀說。
不錯!仙鶴草是溫和的草本植物,它很有藥用價值,具有獨特的止血功效,無論是皮外出血或內出血,都有顯著療效。寶釵嘆了口氣,接下說,可惜它不能止本身的血,一遇本身出血,就無藥可救了。命中注定你不能生孩子,生孩子必出血,一見到自身血液,就犯血禍!
這也是咎由自取,但絕無悔意,反而心滿意足了,因我已享受過三年人間恩愛夫妻的生活。秀秀再次拱手道,此事已經過去二十年了,不說它吧。今天特來拜見姐姐,有一事相告——就是二十二年前,貴府櫳翠庵妙玉遭劫的歹徒,至今仍逍遙法外,你可知道
妙玉遭劫之事怎能忘得,想起此事還驚恐非常。但不知歹徒是誰更不知他們的下落。請問你可知曉寶釵問。
此事緣于你榮府的不肖子孫賈環,他見妙玉如此姿色,早就垂涎三尺;加上寶玉經常出入櫳翠庵,與妙玉一往情深,賈環就醋意大發,對妙玉懷恨在心,勾結賈蕓、王仁,設計陰謀來加害她。秀秀說。
罪過罪過!傷天害理,作惡多端,罪孽深重!不知他的下落寶釵憤慨地說。
此案不光他們三人,他們還勾結太湖水盜,趁史太君壽終正寢之機,在當時賈府一片混亂之時,趁火打劫,將妙姑劫持后,進行瘋狂的欺侮、凌辱,使她泣不成聲、痛不欲生,幾次暈死過去,使人愴然!秀秀說。
聽你一說,更使我義憤填膺!妙姑現在何處近況如何寶釵急切地問。
妙姑還在人世,她遭受污辱后,感到難以見人,從此隱姓埋名,深居簡出。秀秀不想過多透露妙玉的近況,特意將盜賊的情況告訴道,暫不談妙姑的事,最主要的是拜托你趁這次來吳江的機會,幫助偵破妙姑遭劫一案,抓獲三個江洋大盜。
怎么個抓獲法請明確告之。寶釵要求道。
他們中有三人,明后兩天內為一樁命案,惡人告惡狀,會自動送上知縣衙門的,你要抓住這難得機會,連環破案,捉拿罪人,以報妙玉受辱之恨。秀秀說。
謝謝你來告訴我!請放心,只要我能做到的,將竭盡全力。寶釵表示。
拜托了!謝謝!再見!秀秀說后就飄然而去,寶釵想留也留不住。
……
好嘞!到啦到啦!轎夫停轎。寶釵迷糊醒來,睜眼一看,轎子在吳江縣大門前停下了。雪雁遞進名帖,不一會兒,賈桂急忙出來迎接;衙門里的官吏和公差,出于好奇、敬慕與禮貌,也不約而同地前來迎候。
寶釵向過來迎接的人們招呼示意,以平和親近的儀態出現在眾人面前。
下午,賈桂公務在身,主持審理一樁財產糾紛案。寶釵、雪雁趁機在堂后旁聽他是如何審理案子的。審理下來,她倆認為尚且公正合理。
傍晚,寶釵與兒子敘談,主要談及他降職處理的事。母親說:我看你情緒低落,還萎靡不振,主要原因是不知己之何樣錯、不知己之何處錯、不知己之如何錯、不知如何糾其錯!還未對己之過錯有足夠的認知,這絕非小錯小過,而是大錯特錯,要知道吏部對你的責罰是從輕了的,因此你要吸取這一教訓,吃一塹長一智。
母親說得極是,孩兒切記母親的教誨!他畢恭畢敬地說。
你想想看,一來有負王恩。你放官到吳江縣,皇上是念及元妃舊情,按照皇親國戚給你破例的,否則怎么安排到堂兄屬下還影響到蘭哥;二來有悖情理。你初次為官升堂斷案難免有誤,但當你知道囚人是鶯兒,分明是樁錯案了,還要將錯就錯置親人于死地,你理何在、情何堪、心何忍寶釵說。
賈桂尷尬地變換著腦袋的姿勢。
大家眷及賈府,看你初入仕途、初次犯錯,未將你將錯就錯、企圖殺人滅口的惡端如實上報,否則,你的腦袋可能也難保了。母親有些激動。
孩兒知錯,知罪。孩兒……并非有意。
有意無意無須在我面前申辯。最要緊的是應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寶釵接著說,你把筆墨紙硯拿來,我寫張《新護官符》給你。
賈桂馬上倒水研墨遞筆,寶釵認認真真地用行楷寫成《新護官符》。隨手交給兒子,說:這是《新護官符》,也是五十字。賈雨村用了那張《護官符》,不但護不了官,反而落得個鎖枷扛的結果。只要你記住《新護官符》,并按此去做,就會成為上為國家、下濟蒼生的好官,不會是貪官污吏,也不會瀆職丟官,更不會落得像賈雨村那樣的可悲下場。
賈桂見她寫著:
賈必真,廉潔奉公作賢臣。
盡忠誠,濟蒼生,鞠躬盡瘁為庶民。
執法如山秉公道,聞過則喜慎行。
學無厭,勤務政,國強民富定乾坤。
寶釵繼續說:實際上,門子給賈雨村的那張《護官符》,算不上是護官符,只是一種關系網,只能保得住一時,保不了一世,最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總有失勢倒霉的一天。我考慮再三,從孔夫子那里去討教真正的護官符。子曰:‘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前句告訴人們,為官執政時要慎慎行。那如何達到行寡尤寡悔后句又告誡大家,須為政以德,把以理服人、以仁治人、以誠聚人放在執政理事的首位,才能得到民眾的信賴和擁戴。我這《新護官符》就是從老夫子那里來的,在句子上與原《護官符》相仿,但內容迥然不同。這里關鍵是‘賈’、‘真’兩字,姓賈的切不可假,‘真’才能‘善、美’。身為朝廷命官,應是博學多才、藝通識廣的智者能人,要對皇上忠心耿耿,為國運昌盛殫精竭慮,還要清正廉明、秉公執法、疾惡如仇、伸張正義,更要普濟蒼生、惠澤百姓、致力改良、造福一方。
寶釵接下感慨地說:為什么官場上屢屢出現貪官、壞官歷朝以來都在清理官場污穢,可是貪瀆屢禁不止。我從賈雨村的起落中找到答案,就是沒有讀懂這個‘官’字。‘官’字不能解讀為‘官’字兩張口,就是逢場作戲、欺上瞞下、口是心非、愚弄百姓。其實‘官’字是寶蓋下面右邊一直,左旁上下兩個半口。寶蓋是上天,是指皇上、朝廷;兩個半口,上是皇上的旨意,下是百姓的心聲;而一直就是為官,指上把皇上的旨意傳達到百姓之中、下將黎民的呼聲稟奏至皇上朝廷,使朝野呼應通暢、上下順達。當然,為官者不是簡單的傳聲筒,既是朝廷的使命者、地方的當政者,更是民權的維護者、民生的施福者。因此說做官必須上為國家所憂,下為庶民所慮!
并且‘官’字上口小,下口大,可見得‘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百姓才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寶釵繼續說,在錯判鶯兒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你與賈雨村基本相似,就是利欲熏心、官迷心竅。自從你出了官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才擬了這《新護官符》來,也可謂是為官的守則。
孩兒切記母親的教誨,把它貼在墻上,作為座右銘,天天比照查點。賈桂說。
第二天,寶釵很早起來,親自用楷書抄錄一幅《新護官符》。賈桂將它貼在縣堂醒目之處,以勸勉官吏共同遵守。
寶釵的苦口婆心,深深地教誡和感染了賈桂及其他官吏。他們無不贊嘆:須眉不及裙釵,寶太太胸懷博大,站得高看得遠,想的是國家大事和百姓福祉!而我們七尺男兒,有的卻鼠目寸光,往往為了蠅頭小利,不知廉恥、不擇手段地舍棄道德規矩,甚至背離朝廷綱紀,真是不應該。
第三天早上,寶釵正在回憶那天轎上做夢之事。忽然,縣堂前響起咚咚咚的堂鼓聲,有人擊鼓告狀了。她心情緊張地前去探視,看看來人是否像夢中所說那樣,況且她很少看過這種場面,就隨同雪雁走進縣堂,坐在后面不顯眼的地方。
這是一樁奸殺案,訴的是吳江縣湖涯村施正通殺害十八歲民女。尸體由兩人抬進公堂。賈桂命衙役檢驗尸體。結果報告:此女系奸污謀殺而死,死者被強奸時進行過激烈的反抗,兇手用繩子勒其頸部,造成窒息而亡。
賈知縣吸取第一次審案教訓,先審問原告:三名原告是何里何保人氏姓甚名誰從實報來!
我們三人同是太湖人,以漁船為家,我姓寥,名玉福,今年四十八歲。這位是我的弟弟,名叫寥玉貝,少我兩歲;還有一位是宋由示,四十四歲。
寥玉福,死者是你的什么人,她今年幾何,甚姓甚名賈知縣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