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情濃濃花蓉寄慰語
心切切賈桂送愛意
初冬十月,涼風颯颯,給江南水鄉吳江縣帶來了幾分寒意。也許是冬天的原因,剛剛被降官貶職的賈桂,臉上失卻往日的光澤,眼神缺少前時的敏銳,雖然其母親予以教誨、開導,仍然萎靡不振、愁眉不展,總是提不起精神來。
就在他母親離開吳江縣衙后的一天早上,賈桂無精打采地走進縣堂,見到案頭上放著一封書函,信封上寫著:吳江縣衙門賈桂兄臺啟;落款是:揚州知府衙門花蓉緘。他來不及找剪子剪開,急得用手撕開封口,取出幾張直行信箋,映入眼簾的是清靈娟秀的蠅頭小楷:
兄臺:
彼此已結秦晉之盟、訂白首之約。請君見諒,今日仍以兄妹相稱。妹自從終身相許之后,不知為何,這平若靜水之心,遂起微微波瀾,猶甜蜜愛河之泉,不知不覺地變成一道五彩繽紛的彩練,不由自主地維系至兄之身上,將彼此緊緊地聯牽在一起。
自從那日相見,感覺十分投緣,緣分來自上天,惦念之心難以平息。兄之清朗容顏、蓬勃朝氣、瀟灑風韻,銘記肺腑,印入腦際。兄之炯炯明眸,如秋水碧波,蕩滌心中污穢;兄之高高額梁,似蒼穹開闊,深藏聰慧才氣。妹視兄貌若潘安、才比子建,妹念兄思慮彌切、神情漸怠。
昨天上午,妹在知府衙門偶爾見到邸報,才知兄臺已被吏部免去正堂,降為八品。為此,妹心感驚駭,更覺不安!這并非因嫌兄降官貶職至官位低微之不快,而為兄因此心中苦悶致精神壓抑、影響身心康泰之憂慮。兄之貴體是妹生命之所系!故此,特來信談點淺見。
古語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自出生,就在不停地犯錯,又會不斷地改過,從過錯中汲取教訓,從教訓中積累真知,從迷茫中明辨方向,從彷徨中平添力量。因此說事業是錯誤的累加,成功是失敗的集結。況且兄年輕得志,剛入仕途,出點過錯在所難免。
望兄以大丈夫男子漢之寬闊胸襟,視此次波折為新,千萬不可因此而自暴自棄、萎靡不振,而要泰然面對,重新振作精神、燃起希望之光,為來日錦繡前程提供逾越坎坷之借鑒,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在此借用別人的一首《插秧詩》,抄錄如下,望對兄有點啟示與慰勉: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頭便是水中天。
六根清凈方為福,退步原來是向前。
妹對兄之挫折,無半點怨意!反而倍加愛憐和珍惜,恨不能頓生雙翼,飛到兄之身邊,為兄分憂解悶!
妹始終以為,彼此尚很年輕,或許征途并不平坦,升降起伏,變故難料。妹隨父親多年,目睹官場之兇險莫測,只要有顆為國為民之心、不畏艱難險阻之志,未來必將是光彩與美好的。
妹雖不在兄之身旁,心卻與兄息息相連,無論遇到何種迂回曲折,甚至狂風險浪,始終肝膽相照、和衷共濟、患難與共。妹將竭盡全力,讓相思之舟駛向美好彼岸,航到生命盡頭!
賈桂雖為七尺男兒,看上去鐵石心腸、傲氣十足,自被貶職后,精神萎靡,一蹶不振,可是看了花蓉的來信,像一個受委屈的孩童,感動得淚眼汪汪。他看了一遍又一遍,不禁淚水濕透了信箋。
花蓉的來函,似良方妙藥,令賈桂茅塞頓開,使其結郁心頭的悶氣像縷縷輕煙蒸發。在仕途遇挫、人生低潮之時,收到如此熱情洋溢的情書和體貼入微的慰語,比萬兩黃金還值錢。他先前那副愁眉苦臉,漸漸又煥發出風華意氣和倜儻神韻,于是立即寫了回信:
蓉妹:
我正遭遇挫折之時,收到妹之熱情洋溢來信,欣慰無比,感激萬千。
妹之來信,如春雷入耳,使我從朦朧中醒悟、從迷離中喚清;
來信猶春風化雨,將消沉冰冷之心吹得暖意融融;
來信像晨曦霞光,把寂寥長夜照明,重新見到征途艷陽、錦繡前程;
來信似仙音神曲,讓人心胸豁達、情性怡悅,平添奮進之勇氣、奮爭之信心。
千萬語,無以表達妹之義重情深、褒譽妹之賢良淑德,難以啟齒對己之懊悔慚愧、表白對妹之歉意疚心。千萬語,道不盡對妹感激與思念之意,贊不完妹純潔與善良之心,謝不盡妹關切與忠貞之情!
當今官場世道,固然忠心報國、誠意為民者有之,而損公肥私、貪腐瀆職者亦有之。我謹記妹之金玉良,在日后人生道途上,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決不辜負妹之冀望。
蓉妹!你把我帶進了兩情相悅的美妙世界,使我甚感惦念之魅力、相思之無價及愛情之神圣!我方知它與生命同在、與精神共存,沒有感情之生命,就等于失卻生命之精髓與靈魂,也就失去人生應有之義。附
七古風一首:
落落乾坤大丈夫,此生真不愧行孤。
為官日醉消沉夜,誰寫江南錦繡圖。
回信一氣呵成,他看也沒有重看一遍,就迫不及待地派人寄送出去,信寄后,心中還覺得有許多話想說而未說,詩句也未經很好斟酌,反倒增加了想繼續表達和期待回音的熱切。
從此后,他仿佛完全找回了原來那倜儻和瀟灑的神韻,并多了些成熟。他精神爽朗,笑口常開,把降官貶職之事拋于腦后,全身心地投入到鴻雁傳書的情調中,天天盼望花蓉的書信。
花蓉自第一封信寄出后,一石激起千重浪,心情反而更不平靜了,除了思念牽掛賈桂外,還顧慮自己的信寫得水準一般,以為表理達意尚欠妥當貼切、行文遣詞仍嫌淺顯通俗等,總感到還缺少些什么,而不甚滿意、心里犯咕,因此也在翹首以盼他的信息回饋。
不幾天,終于盼來了賈桂的以上回函。她忙拆信看讀,熱血隨緊張的心跳涌動,春情憑激動的神經引逗,不由自主地輕歌抒懷,樂得反復念誦,一字一句地品味領會,連蹦帶跳地回到書房,連忙研墨舉筆潛心回書:
兄臺:
兄之來信妹已收悉,勿念!
妹閱后,欣喜非常,激動萬分!最為欣慰的是兄已從迷惘中覺悟、于迷津中識途、在挫折中奮起,重新激勵起奮發之信心與勇氣,從兄之身上又見到了希冀,看著了前途無量、前程似錦!
令人欣忭的還有兄對妹之信褒慰有加,把它比作春雷、春風、曙光、仙音,過獎!過獎!只是肺腑之、心靈之音、殷切期望。為此,妹感動得熱淚盈眶,讀了一遍又一遍,優美的行文音韻,多想把它譜成曲子吟詠!
從信中妹已領略了兄之才氣、志向、胸襟、熱忱及落落大丈夫之應有風范,正是妹之所企求的。
情緣既是上蒼之恩賜,更是相互依存、相互呵護,靠同心栽培、悉心澆灌的心儀之果。
兄將妹領入歡愉之紅塵勝境,期待帶進姻親之神圣殿堂,妹將始終不渝地忠貞于畢生之廝守,把相思之苗培植得枝繁葉茂、四季常青。附詩一首:
長江之水水連天,夫似輕舟妾在船。
借問幾時登彼岸,未知到達是何年
花蓉寫好回函,隨即折疊好放入信封,準備下午寄發。只因昨晚沒有睡好,身感困倦,不覺伸個懶腰、打個呵欠,伏案睡去。
李黛看見姐姐近期信來信往,忙忙碌碌,卻是精神煥發、小調朗朗,知道她已全身心投入兒女戀情的旋渦里,尤其看到剛才那種眉飛色舞的喜悅情態,頓生好奇,就躡手躡腳地走到姐姐書房,準備與她玩耍玩耍,豈料花蓉正伏案而眠,且睡得很香。
李黛看到案頭上放著尚未封口的書信,自自語:睡了很好!好把她的信偷來看看,瞧她到底寫些什么于是偷偷將信取出,細細地看了一遍,覺得文字頗有格調,不太肉麻,這詩卻寫得不盡人意,前一句起筆氣派宏大,第二句落筆輕松自如,第三句轉折瀟瀟灑灑,但第四句是疑問式,多有隨波逐流之感應改為桃源世外望來年為好,又不好改,于是提筆舔墨,仿照她的筆跡,續寫其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