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
聽悲歌賈桂醒悟晚
讀祭文李紈懊悔遲
星辰無恒,禍福不測。一剎那寶釵香消玉殞,金玉與世長辭,兩人同時仙逝,雙雙香魂歸天,使人悲痛欲絕。雪雁她們一齊涌到寶釵床前,撲在她的身上,蹬足陷地,千呼萬喚。
噩耗如晴天霹靂、五雷擊頂!悲痛撕心裂肺,哭聲驚天動地。雪雁、鶯兒、雪蓮傷心過度,一時暈厥過去。這對本已亂作一團的場面,更是雪上加霜。剛死了兩人,又昏去三人,眾人急忙又去救醒雪雁她們。鶯兒被喚醒后,還聲聲口口地說著要跟寶太太一起去,也不想活了。大家不免又竭力去勸慰一番。
大家聲嘶力竭地痛哭不止。這里不妨舉幾個痛哭的例子,細細聽聽別有一番感觸。女人的悲慟哭喪,都會表示出自己對死者的感情和態度,是發自內心的聲音。事實上,她們在作悲詩、唱哀歌,細心的人們一聽便知。街坊有許多老媼,特地前來看她們的悲傷情態,聽她們的哭訴情懷。這里隨便記錄幾個例子:
探春悲悲泣泣地哭說:
寶姐高風氣若仙,平生遭際實堪憐。
青春美好無多月,孤寡熬煎二十年。
巧遇鑰匙開寶鎖,幸逢美玉結良緣。
男人四妾三妻有,女再婚戀哪罪焉
黃嵐悲痛欲絕地哭訴:
姑蘇霹靂響雷聲,湖岸村前落隕驚。
頃刻吳門傳噩耗,即時榮府哭哀聲。
鴛鴦比翼翱翔去,匙鎖相依攜手行。
世事不平男女害,秉承舊俗好人坑。
雪雁痛不欲生,多次昏暈過去,被人喚醒。見她淚濕衣裙,泥污滿面,坐在地上斷斷續續地哭道:
冰身雪質玉無瑕,高士山中白璧花。
坦蕩胸懷巾幗志,襟懷豁達意如葩。
鶯兒也和雪雁一樣,痛不欲生地幾次昏厥。她緊抱著寶釵軀體不放,慘慘戚戚地哭著:
芬芳蘭桂誤青春,莫有罪名害母親。
慈母恩情兒未報,反遭折磨命湮陰。
她們的悲歌,給李黛有很大觸動,自知做了錯事,逼死公婆二命,愧疚不已!便悲傷地哭道:
婆婆謝世痛肝腸,媳婦深知錯怪娘。
磊落光明兒未識,正當卻說臭名揚。
李紈與寶釵妯娌倆相依為命,共同撐持了這個家,獻出了青春年華,付出了畢生心血,彼此之間和睦相處,相互關懷照應,感情甚厚。只因資質經歷不同,導致對世態習俗的認識差異而產生碰撞,不影響兩者的深厚情誼。李紈懷一時之念,鼓動賈桂、李黛做出了傷天害理之事,無故關押吳金玉,造成他倆命喪泉臺的悲慘后果,自感罪孽深重;剛才聽到她們的哀歌悲曲,字字句句表達出對寶釵的愛戴和崇敬,對自己的埋怨和責備,既感十分悲痛,又覺萬分愧疚。她深知一世善良、一時糊涂,害了兩條性命!還受到人家的數落,倍感難受,心如針刺。她也和雪雁一起,哭得淚汗難分,衣衫如水澆淋。
總之,她們哭得凄凄慘慘、悲悲切切,這里不作一一敘述。
作為兒子的賈桂,眼看著親母和繼父被自己活活折騰致死,死得那樣悲戚、慘烈;又見人家對母親如此地敬重,一個個慟哭得聲嘶力竭、死去活來;再聽得她們哀哀悲歌,凄凄悼詩,表達對母親的高度贊譽和深厚情誼,以及對自己行為的譴責和抨擊。他悔恨交加,感到無地自容。
賈桂開始醒悟到自己的罪過,懊悔當初只顧著自己臉面,沒有考慮到母親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需要精神愉悅和幸福生活,最懊悔的是不該目無王法、不擇手段、以莫須有罪誣陷吳金玉,結果釀成害死親母、繼父兩條性命的慘劇,好不愧疚。他跪在母親床前,懺悔道:母親!孩兒不孝!孩兒我不但沒有孝敬母親,反而一葉障目,看不到母親的坦蕩胸懷和高尚品質,不僅不設身處地地理解和寬慰母親,忘卻了慈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反倒視母親為不守婦道、傷風敗俗之人而恩將仇報,無辜將父親羈押囹圄,將母親活活氣死,使父親命喪九泉!罪過罪過!孩兒知錯,孩兒認罪!
此時李黛也過來跪在一起。賈桂接著說:沒有母親哪有我賈桂母親這棵大樹已倒,孩兒到哪里乘涼今日官為知府,全賴母親的教誨和提攜。沒有母親,以后仕途靠誰迷津問誰如此奈何!
正當人人悲痛慟哭之時,寶琴、岫煙喜滋滋地到來。她倆此來主要是看外孫兒女,同時也向寶釵致謝,感謝其對她們女兒無微不至的關懷。當走到門口,聽到哭聲哀哀泣泣,急忙走進,大驚失色,知是寶姐姐歸天了!她倆立刻淚如泉涌,緊抱寶釵遺體,跪地驚呼狂喚,悲哀地大哭一場。
女人們只顧自己哭泣嚎啕,男人們則忙著料理后事、安排葬禮。周進聞到噩耗,迅速從常州趕來,彈淚向寶太太遺體跪拜后,以學生和干女婿的身份,主持安排后事。家華的父親施老先生十分在行,主動去擇日子、看墳地、望風水,一起料理喪事。
他們當夜請來尼姑十八人念夜經,一直要念到出喪那天;第二天請來和尚四十八人,做七日道場。小戶人家死人后分別請三五個尼姑、和尚,花二三日時間,念念夜經、念念佛。官宦、富有人家要祖祭,比較復雜,排場也大。寶釵、金玉當然是官宦、大戶人家,要舉行祖祭。
先說祭服。不說祭司的特制服飾,單說亡人家屬的祭服,有斬衰、齊衰、緇衰三種。孝子、孝婦、長孫穿斬衰,長子賈桂還加苴杖、絞帶、冠纓,其實是竹杖、稻草繩、麻布帽;親屬就穿齊衰,其他人就是緇衰了。
再說祭品。有魚、肉、雞、鴨和蔬菜、水果等等,八張八仙桌并聯,計一百盤供品,每盤旁邊點著一支白蠟燭,百支蠟燭點得祭壇燈火通明。
再看祭祀。其排場雖然比不過當年秦可卿和史太君,但也遠遠超過王夫人、邢夫人。先說帷堂(俗稱靈堂),當中掛著靈帷,內為寢處,設靈柩;旁為苫次,設苫二塊,為賈桂、春雷答拜之用;兩旁寢門為出入之門,靈帷前設一長案,案上設五杯茶水和五盅黃酒,再設燭臺、香爐等,人稱五事;長案前又放供品桌,最前面為跪拜席,此處上鋪老虎毯,下墊稻草編織的稿薦。人員安排是,兩旁有主祭員兩人、陪祭員八人,除法師和尚外,還推周進為協主祭,陪祭本應是男人,因男士缺乏,只得改用探春、李紈、襲人、寶琴、雪雁、岫煙、李綺、李紋她們;還有沿階下站立的九個協祀員,也該是男子的事,現只好叫黃嵐、史英、周芳、薛芬、梅菲、文茵、巧姐、小紅、小彩等。李黛、花蓉、雪蓮作為子女和兒媳,身穿麻衣孝服、手捏長香跪拜。秋華、秋實、周香等孫輩在最后俯伏階下。
賈施、薛真、施家華負責購買喪葬等用品。甄鐘、何旭安排搭建布置帷堂。薛沙、賈薔具體落實酒席。此外,甄鐘、周鵬、何旭他們還聽候和尚調遣,主要任務是燒紙點燭、搬桌移凳等勤雜。
探春、黃嵐、寶琴、岫煙走到靈堂一看,覺得有所欠妥,主要是寶釵的遺像畫得粗糙平淡,挽聯尚欠貼切,牌位放置錯位。她們就立即動手修改和調整。
探春、寶琴太熟悉寶釵了,拿來畫筆,憑著她倆記憶,給遺像修描添色,不到一個時辰,遺像畫得惟妙惟肖,十分逼真和傳神。眾人看了都滿意。
黃嵐揮毫,重寫挽聯:
地動山搖星斗江東雙隕落,親離友別鴛鴦湖畔兩歸飛
五月天氣炎熱,葬禮日期不可拖延,定于五月初九,時間非常緊迫,他們只有夜以繼日忙碌。別的不說,就是做兩具靈柩,從買木、鋸板到最后油漆也夠忙活了。照施正通安排,棺材板厚一寸,材長八尺,頭高四尺八寸,寬三尺九寸,還買來木炭數百斤。周進問:要這么多木炭干嗎
放在棺材里用。施正通說。
哪能放得下還要放衣、被等葬品。周進說。
已經著手做槨,套在棺材的外面。施老說。
放進這么多木炭有何用處周進問。
木炭能吸收大量水分,如果冬天故世,棺材深埋山間,可防止尸體腐爛?,F在夏天不一定有效。施老說。
這就不必了,槨也不做了吧!寶太太生前十分講求節儉辦事,一直反感奢靡虛榮。我們要尊重她的一貫風格,不能像昔日寧國府辦秦可卿殯禮那樣,講排場、比闊氣,錢財揮霍殆盡!周進說。
因為寶太太與眾不同:她是金枝玉葉之體,世外仙姝之軀,常人無與倫比!應當要敬重、隆重些。施老說。
寶太太生前不求奢華,反對高人一等,融于常人之中。死后也不能有悖其性格和習慣,還是從簡為宜。周進說。
明白周老爺的意思,就照你說的辦。施老道。
出喪那天,由賈桂、周進、薛真、雪雁、黃嵐、李黛、花蓉、雪蓮、薛芬、文茵、秋實、依瑩扶寶釵靈柩。由吳春雷、蔣承龍、賈薔、賈施、岫煙、鶯兒、周芳、梅菲、史英、秋華、周香、小紅、小彩挽金玉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