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了,陸卿,挨打也好,摔跤也好,你不要為個人私事耽誤國事,先把你要奏的事講來。”
“且慢,陛下!惠妃等人藐視太后的事,還沒個定準(zhǔn)……”
有人阻止,立刻被陸龜年瞪了一眼。
“你還要什么定準(zhǔn)?就算是后宮風(fēng)波,那也不過是幾個女子胡鬧,能有江南造反之事嚴(yán)重?你們一個個的避重就輕,正經(jīng)國事問到頭上,一個個唯唯諾諾,卻很關(guān)心陛下身邊的女人!食君之祿,你們羞也不羞?”
陸龜年被滿堂笑話了一回,仿佛是破罐子破摔了。
站直了身子,仰起了臉,也不藏著頭上腫包了,直接恢復(fù)到以前舌戰(zhàn)群臣的狀態(tài)。
那人反駁兩句,被他再次毫不客氣懟回去。
兩三個回合下來,那人偃旗息鼓。
又有幾個人試探著交鋒,都被陸龜年罵得閉了嘴。
皇帝在上微笑:“陸愛卿很威風(fēng)啊。朕不能讓眾卿閉嘴,你能。”
陸龜年拱手:“陛下乃寬仁之君,從不濫施帝王之威,此乃國家之福。可有的人未免得寸進(jìn)尺,不知惜福,反而以為陛下軟弱。臣得蒙隆恩,自然要狠狠罵醒他們,讓他們知道這大梁是誰的大梁,他們是誰的臣子!”
“你胡說,我們都是為國盡忠,哪有得寸進(jìn)尺?”有人不服。
又被陸龜年罵了一通。
陸龜年也有盟友,見機(jī)幫腔。
雙方你來我往爭執(zhí)半晌,終于再次以陸龜年獲勝告終。
被他這么一鬧,惠妃昭妃等人的議罪,暫時擱置。
陸龜年開始奏報江南之事,侃侃而談。
等江南和其他幾個要緊事議完了,即將散朝時,皇帝笑著問了陸龜年一句:“愛卿以為,惠妃等人之罪,當(dāng)如何處置?”
陸龜年道:“后妃不干政,臣子也不得妄議內(nèi)宮事。但既然此事讓諸位大人糾結(jié)不休,不如陛下就對幾位宮妃懲戒一番,以平悠悠眾口。國事為重,其余都是小事,陛下三思。”
皇帝欣然接受。
朝臣們吵了那么久,都沒能讓皇帝給宮妃們定罪,陸龜年幾句話辦到了。
一時不少人對其側(cè)目。
陸龜年也不管別人眼光,散朝后大搖大擺,和三五好友一起出宮。
于是有人私下議論他鋒芒太露,早晚要被皇帝猜忌,死無葬身之地。
而這天早朝之后,皇帝懲戒惠妃幾人的旨意,也下達(dá)了。
——惠妃莽撞,行失度,罰閉門思過一個月,無旨不得出。
——悅貴妃以下犯上,念在其傷病難熬,只罰閉門思過十天。
——鄭貴嬪、櫻容華、虞貴人三個,失柔順之德,罰俸三月。
——昭妃處事不周全,導(dǎo)致惠妃沖動行事,罰俸半月。
——康妃順妃協(xié)理后宮,不能調(diào)停矛盾,各罰俸半月。
——悅貴妃和惠妃的宮人,不能規(guī)勸主子,罰俸半月。
一時間,滿宮里高位除了慶貴妃,都或多或少被處置了。
這樣的處理,堵住了朝臣的罪。
這一天便沒有新的參奏折子了。
不過,倒是多了幾封提議速速立新后的奏折。
當(dāng)天晚上,皇帝親自造訪慈云宮,宣布解禁,恭迎太后出門。
太后坐在殿內(nèi),鄭珠儀等人都在跟前,大家閑聊。忽然聽到解禁的旨意,且得知皇帝就站在慈云宮門外等候,都是又驚又喜。
鄭珠儀笑道:“臣妾就說很快就要解禁了!”
芷書道:“看來惠妃的先帝手書,以后也很難管用了。”
虞素錦靦腆而激動地笑,歡喜得不停捏帕子。
十香去宮門口一趟,回來笑著告訴太后:“陛下果然在門外,昭妃娘娘也在,太后要現(xiàn)在就出去么?咱們可好久沒出宮門了,快出去透透氣如何?”
太后挑眉:“昭妃也在?”
“是。”
太后便笑:“讓她進(jìn)來,給哀家磕頭認(rèn)個錯,再扶哀家出去見皇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