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算是太祖時代,宮里也有人能勾通內(nèi)外,給需要的人行方便。
到了本朝,更是出了明面上的“信房”給嬪妃傳遞家信之外,發(fā)展出了大小十來條暗中渠道。
平日里嬪妃們有什么私密的信要傳出去,或者外頭人給傳進來,都找這些暗線。
還有宮人偷拿了宮中財物,送出去變賣。
以及有人繡了東西、做了精巧玩意,拿到宮外賣錢,將利潤和幫忙傳遞東西的人一起分。
還有外頭有什么時興的好東西、民間有趣的玩意,也會通過這些渠道,賣到宮里頭來。
總之,這內(nèi)外溝通的買賣,十分興旺。
十來條暗中渠道,都有一個牽頭的人,組織著底下各處的幫手。多是門禁上的太監(jiān)、護衛(wèi),以及容易在各宮走動的宮人。
這買賣不好做,且風(fēng)險極大,所以各條線都有背后的靠山。
是以緋晚讓兩個掌事去查這件事,等于動了許多人的利益。
兩個掌事雖然位高權(quán)重,但畢竟只是宮人,再有頭臉,那也有限。
他們不想得罪太多人,便在做事時,將昭妃娘娘的大旗舉得高高的,處處強調(diào)是昭妃娘娘吩咐。
一時間,被查到的人、沒被查到的人,以及背后的人,大多都暗恨緋晚。
怪緋晚阻擋了大家的財路。
平日喜歡勾通宮外的嬪妃們,也暗暗十分不滿。
斷了這些渠道,以后做事可不方便了啊!
連康妃都私下里暗嘆:“以后想要及時獲得宮外的新戲新話本子,可有些難了。只是昭妹妹奉命行事,也怨不得她。宮里亂糟糟的,也該管一管了。”
她這算是通情達理的。
那些不通情理的,就唯有怨怪緋晚。
但緋晚怕嗎?
當(dāng)然不怕。
但凡做事,就會有人收益有人受損,有人夸有人罵,難道怕挨罵就不做了嗎?
她以前努力賺好名聲,就是為以后做事消耗名聲所用。
大梁皇宮的門禁必須嚴謹起來,不能再出現(xiàn)隨意溝通內(nèi)外的亂像,更不能再出思妃這種勾通外敵的大奸細。
為了這個目的,她損一點好的風(fēng)評,又算什么!
“德榮,知道本宮叫你來,是為什么嗎?”
內(nèi)務(wù)府聯(lián)手宮正司嚴查門禁的時候,緋晚將其中一個溝通渠道的領(lǐng)頭人,一個叫德榮的小太監(jiān),傳到了春熙宮。
德榮向上叩首,小心翼翼:“……奴才不知,請娘娘明示。”
緋晚一笑:“本宮在成為宮嬪之前,就找你從宮外買過東西,還記得嗎?”
迷惑皇帝的舞衣,就是讓他從宮外買了類似衣服,自己改裝而成。
德榮低頭,不敢回答。
緋晚又道:“后來,本宮也叫人通過你傳了不少信出去,也接了信回來。你信譽好,每次都能辦成,且不會隨意拆信偷窺,本宮非常滿意。”
和外頭馬小鳳等人傳信,都是通過這個小太監(jiān)。
可緋晚這么說,只讓德榮更忐忑。
“娘娘……奴才不知娘娘說的是什么,奴才聽不懂!”
緋晚失笑。
口風(fēng)真嚴啊。
如此,那就更好了。
“德榮,本宮有事,要交給你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