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了母親所述一切,洪衍武半晌沒說出來。
一是他沒想到父親遭過這么多的罪和委屈,二也是那叫什么“挫虎龍”的玩意價格著實驚人。
五千塊!
在這個大部分人全靠死工資過活的時代那是什么概念?
當時城市居民每人每月的平均生活費僅為10元左右,一個成年人的月工資基本能養活一個三口之家。
剛剛作古的兩位偉人生前工資定為國家行政三級,才不過404.8元。軍隊中大軍區級別的工資標準是360元。京城警務工作者最高的1級工資標準是130元。工人階級中,工種最牛的八級電工最高待遇是103.35元。
還有,1977年我國gdp是人均186美元,按當時國家官方外匯牌價兌換標準是,1美元兌換1.4962元人民幣。
這也就是說,這五千塊相當于當年的3341.8美元,是整整18個國人一年內創造的全部財富,可保尋常百姓人家數十年吃喝不愁。而這筆錢,哪怕是當時國家最高領導人不吃不喝,也要干上小兩年。
甚至于在2010年之后,還有一位京城師范大學教授專門對八十年代出現的“萬元戶”含金量做過評估,并為此發表過一篇權威學術研究報告,這位教授認為隨著近三十年通貨膨脹的侵蝕,當年的一萬元,基本相當于當下的“255萬”!
若是以此標準來衡量,這七十年代五千元的價值至少要等同于今日的150萬元,絕對算是一個相當可怖的天價了!
所以哪怕是曾有過億萬身家的洪衍武,此時聽了也難免神色不定,不敢置信。
于是躊躇了一下,他忍不住就對王蘊琳表示起心中的質疑來。
“媽,您不是說這個壽敬方和爸有宿怨嗎?那‘挫虎龍’又是個什么東西?我可從沒聽說過!您說他不會是虛妄語、落井下石,想借機訛咱們吧?”
可沒想到王蘊琳雖然也說不出所以然來,但卻對壽敬方的醫術及人品深信不疑。
她甚至告訴兒子,如果非要在醫院與壽敬方之間做個選擇,無論是洪祿承還是她,都會堅定無疑地選擇相信壽敬方。洪衍武父親的病,也只有壽敬方說能治,才有一線希望。
至于當年的恩怨,那也不是因為壽敬方和洪祿承之間確有什么根本上的沖突矛盾,而是因為時代造就,世事弄人。
緊接著,王蘊琳就為洪衍武詳細地介紹起壽敬方與洪家淵源來。
王蘊琳之前已然告訴過洪衍武,說壽敬方是太醫院壽家的后人。洪、壽兩家自祖上合辦“衍壽堂”起,就一直在打交道,他們之間的合作也談得上親密無間、和諧默契。
只是王蘊琳還尚未提及的是,隨著洪、壽兩家一代代人的感情日益加深,到了壽敬方和洪祿承這一代,兩個人不僅自**好,一起玩耍長大。而且洪、壽兩家還多了一層姻親關系。
洪祿承的母親其實就是壽家的姑奶奶,所以論起來,倆人還有著一層表兄弟的關系。若是洪衍武見到壽敬方,還真得稱呼他一聲表叔呢。
另外,壽家也一直有心再親上加親,壽敬方的父親壽藥予,當年甚至還想過要把壽敬方的姐姐壽菘藍許配洪祿承,只是后來洪祿承對王蘊琳一見傾心,這門在兩家人口頭上提及過多次的親事才沒成了。
至于壽敬方的醫術,那自然源于家學。他在其父的傾心傳授下,掌握了不少清宮壽藥房、內藥房的御用秘方。
并且他在醫學研習的道路上,自幼就很有天份。他四歲起已能熟背《湯頭歌》、《藥性賦》,八歲就能開方子,十四歲時僅靠一根銀針就醫活了一個倒臥街頭的急癥病人。
這就使得他的父親常常對外炫耀,說自己兒子是百年不遇的醫術奇才。偶然的一次酒醉,私
sm.Ъiqiku.Πet下里甚至還曾放,“若不是兒子年紀輕,恐怕京城四大名醫里的一位,那就得換人了。”
這樣的醉話或許說的是有些過了,但壽敬方也確有真材實學,他的醫術之高超絕妙,在京城是有口皆碑的。
因他最喜愛琢磨疑難雜癥,又專愛看名醫們整治不了的病。并且天長日久下來,也的確治好了不少。以至于當年京城有不少病人專在最后關頭來請他,以求一線生機。
其實,這恰恰是壽敬方最聰明的地方。
一般這種病人,基本都是到了該準備后事,死馬全當活馬醫的程度了。治好了是“妙手回春”、“起死回生”,如若治不好,也是“死生有命”、“無力回天”,病人家屬只有感激的,斷然沒有來找后賬的。
于是乎,當年壽家的匾額就特別多。不夸張的說,壽家的牌匾收了整整兩間大屋子,僅“妙手回春”“岐黃圣手”的大匾,若是一個挨一個地排滿嘍,比壽家居住的胡同還得長出三塊去。
雖說這些匾不能吃也不能喝,可從某種角度而卻另有奇效,那就是從而抬高了壽敬方的診費。
別看京城的四大名醫診病一回要八十大洋,換壽敬方那可是要以金條論價的。再加上他開的方子都要求從“衍壽堂”去抓藥,所以實際上,壽敬方恐怕才是京城第一的闊大夫。
想如今四大名醫均已作古,世上若還有人能治好病入膏盲的洪祿承,大概也只有這個壽敬方了。
可既然有這么好的大夫,何不早些去請呢?
說實話,洪祿承和壽敬方已經近二十年沒來往了,而且是負氣斷交。其中的緣故,說起來也是相當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