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刀魚”講授完經驗,洪衍武和陳力泉全都急不可耐地想要試一試身手。
但五六米之下,水壓已經大大增加,不帶水鏡,人在海底根本無法睜眼視物,等于就是個瞎子。而由于只有一個水鏡,他們倆也只能輪換著下潛。
“老刀魚”的意思,本來是想讓陳力泉先歇一歇,洪衍武先來。
可洪衍武最了解陳力泉的性子,他見平日里只對練功感興趣的陳力泉,此刻竟難得地露出了躍躍欲試的神情,便主動做了謙讓,把第一水的機會讓給了他。
還真別說,動真格的時候陳力泉從不含糊,才第一個“猛子”下去,他就發現了扇貝的蹤跡。兩分鐘后,當他從距離他們七八米遠的地方浮出水面后,真的拿出了三四只扇貝,算是淘到了第一桶金。
此后更一發不可收拾,他接下來的幾個“猛子”也都成績斐然。十幾分鐘后,等到他身子凍得涼冰冰、硬邦邦,歇氣時總地一看,居然這一水從海底掏出來足足三四斤的扇貝,還捎帶了三只大海參,可謂收獲頗豐。m.biqikμ.nět
這個成績讓陳力泉直呼過癮。他情不自禁地為洪衍武剛才的謙讓表示感謝,憨厚的表態讓洪衍武和“老刀魚”笑得都快合不攏嘴了。“老刀魚”還直夸他,說這水平已經遠超大多數的“海碰子”了。
不用說,陳力泉的好成績無疑也讓洪衍武的興致隨之高漲起來。所以換他戴上水鏡后,便有心想和陳力泉賽上一賽。帶著一種興奮,長長地吸了一口氣之后,他便迫不及待撲進了浪濤里。
盡管今兒海水清澈,但在深水區,在水面上是看不見海底的。當洪衍武潛到一半水深時,透過潛水鏡才隱約看見影影綽綽的海底。而另一方面,他也明顯感到了水下溫度降低,光線變暗,壓力增大,下潛阻力增強。
同時,對“老刀魚”的話,他記得也很清楚,因此絲毫不敢馬虎,一直在用兩手垂直向下探路,以免頭撞礁石。就這樣繼續下潛,當潛至距海底二米時,視野才徹底清晰起來。
這兒的海底與淺水區的美景相比,水下的環境完全變了,那些五彩斑斕的海草和海物都沒有了,偶爾能見到不大的礁石上,幾乎全是斑駁層疊的大“海蠣子”。
另外,海底原本的泥沙地也不見了,眼前的海底鋪著一層厚厚的大“滾蠣子”(行話,隨潮汐滾動的牡蠣),就像許多小磚頭,煞是壯觀,但光線也相對幽暗,視力范圍不足三米遠。
洪衍武還是第一次見到深水下的海底景致。如果是一般人,或許會覺得有些陰森恐怖,可在他看來卻實在是一種絕妙。
因為照“老刀魚”的話說,只有出色的“海碰子”才能下到這八(九)米的水深處,如果是普通人,恐怕一輩子也無望涉足此地。所以這里也正是考驗一個“海碰子”真正勇氣和潛水能力的所在。
只是可惜,或許是剛剛被陳力泉光臨過的緣故,這一“猛子”下來,洪衍武卻并沒能發現他所期待的東西。于是本著“有毛不算禿”的原則,他就順便撿起了兩個拳頭大小的“滾蠣子”,才開始上浮。
這樣一來是能證明他也到了海底。二來這玩意也很好吃,只要破開殼,就會露出里面岫玉般色澤,顫瀅瀅嫩似水豆腐腦般的肥美蠣肉。
那可是讓人滿口溢鮮,蕩氣回腸東西。也就是現在還不認這玩意,要是到了九十年代生猛海鮮火爆京城的時候,這“滾蠣子”的身價至少也得頂一個工人半拉月的工資。
就這樣,洪衍武的第一猛算落了空,不過他并沒有氣餒。從第二猛子開始,他就開始改變了策略,一是開始游向陳力泉未曾涉足的區域。二是開始運用“老刀魚”傳授的巧妙,用耳朵來尋找大塊暗礁的存在。
所謂運用耳朵,其實就是把把耳朵貼進水里聽聲。
這是因為據“老刀魚”說,水下傳音特別清晰、切近,暗礁上有些貝類,警惕性特別高,只要水面上有人游動,十幾米遠,它就會“咔嚓”一下把貝殼關閉。
因此,人如果要扎進貝類多的暗礁中間,簡直就是一片喧響,各種貝殼在關閉時發出的“咔嚓”聲,會接連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