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二天開始,兩方人馬便正式湊在一起下水作業(yè)。由于他們的相處已經(jīng)有了個良好的開端,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里也很輕易地走上了正軌。
首要原因是洪衍武真的如他做過的保證一樣,他和陳力泉不僅對蔣海潮禮敬有加,毫無勝者的倨傲得意。甚至在下海撈貨上,他們也如同旁人一樣,完全聽從蔣海潮的指派。而且他們還十分地大方,他們的物資都毫不吝惜地貢獻出來,成為大家的公用財產(chǎn)。
其次就是“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了,“海碰子”既然吃了喝了洪衍武他們的東西,又見這兩個京城人對他們的“大將”如此客氣,自然對他們好感大增。
于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通過每日朝夕相處,通過一起協(xié)力下海撈海參、戧鮑魚。他們彼此了解日益增進,關(guān)系也越走越近,很快就達到了整日一起嘻嘻哈哈,不分彼此的地步。
面對這個結(jié)果,其實蔣海潮的內(nèi)心是很有些矛盾的。
一方面,他并沒忘記洪衍武和陳力泉是戰(zhàn)勝過他的對手,還在想著從哪兒跌倒,再從哪兒爬起來。另一方面,他也驚訝于他們彼此融洽之迅速,并為洪衍武和陳力泉所表現(xiàn)出的慷慨大度和為人義氣心存感激。
所以一時間他倒真的有些糊涂了。不知是該把這兩個京城人當作未來將再次挑戰(zhàn)的對頭,還是該徹底接納他們,把他們也當成自己的兄弟。
這可真是為難了他。他這一輩子向來就是該愛的愛,該恨的恨,還從沒有過這么兩難的的情形,實在是有些過于復雜了。
可同樣一件事,對洪衍武而卻完全不同。他毫無半點迷惑,非常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也非常清楚蔣海潮的想法。δ.Ъiqiku.nēt
他看重的除了蔣海潮的“碰海”本事之外,其實更多的還是“大將”在“海碰子”中間的影響力和人脈。
同時,他也早就看出這個“大將”性情直白,絕不是那種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而是更在乎情分和面子,在乎伙伴之間相處的感覺
這么一來,只要他能表達出足夠善意,“大將”就不會再鬧出什么事端,唯一的可能,只會為了情分而鬧出不快。
于是為了能和“大將”保持一種緊密的伙伴關(guān)系。他所采取的具體做法就是先想盡辦法讓“大將”欠他的面子,欠他的人情。
這在心理學上面是一個很普遍的現(xiàn)象,用句玩笑話來說就是“以德服人”,即人們在收到好處以后,也總希望有機會回饋。會產(chǎn)生一定的虧欠心里。
而他根本無需考慮付出的成本,因為對蔣海潮這樣的人,基本上付出多少,肯定就能收回多少,絕不會虧本。
所以完全可以說,洪衍武簡直把蔣海潮都看透了,這每一步也都是他刻意經(jīng)營的舉措。論情商而,論與人相處的手段,這個“大將”跟他比簡直就像一個孩子,完全盡在他的掌握之中。
至于下一步嘛,洪衍武完全相信,只要再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展現(xiàn)出自身的能力,證明他所說的一切并非夸夸其談,都有可能成真。那么無論“大將”還是其他的“海碰子”,在目前對他逐漸產(chǎn)生好感的基礎(chǔ)上,也都會從心底對他折服的。.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