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6月26日,周日。
這一天剛朦朦亮,“云霧崖”邊的十幾個“海碰子”們就起來拔寨起營了。不過等大家收拾好東西卻發(fā)現(xiàn),還有件天大的難題挺讓人發(fā)愁。
原來這次收獲的海物實在太多了,再加上他們各自的行李,根本就拿不了。大伙兒要想上路,要么得拋棄一些東西,要么就得派人留下看守。
可是,扔東西純屬敗家子的行為,無論是“海碰子”們使順了手的工具,還是用血汗換來的勞動成果,哪一件是輕易得來的?大家誰能舍得就這么放棄?
同樣的,出來“碰海”已經近二十天了,每個人都疲憊得不行,誰都惦記著家里舒適的床鋪、適口的飯菜,迫不及待與為他們牽腸掛肚家人聚首,又有誰樂意被留下來呢?
所以一時間,大家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好了。就連“大將”和“老刀魚”都深鎖眉頭,感到束手無策的為難。
關鍵時候,又是洪衍武這小子冒了頭兒。他琢磨出一個主意,提議大家一起齊心協(xié)力,在岸邊挖一個大坑,把所有人工具、炊具和被褥統(tǒng)統(tǒng)埋了進去,只帶著海貨動身。
這樣一來,只要記準了地方,等下次“碰海”前,讓家住附近漁村的幾個“海碰子”們,再一起把這些物資挖出來,帶去與大家會合即可。sm.Ъiqiku.Πet
這個法子可真是個好主意,完全解決了眼前棘手的問題。讓所有人都不禁沖著洪衍武豎起大拇指來,直喊高明。“大將”于暗暗佩服中,也更加堅定了對洪衍武的欣賞。
可即便如此,上路之后每個人平均負重也達百十來斤,大家伙一路上走走歇歇,都累得夠嗆。特別是對于體弱力薄的“老刀魚”、“小百子”和“海狗子”來說,這份量實在是有點為難了。盡管心里也是高興,可半途中,他們仨眼瞅著都要堅持不住了。
好在人多有人多的好處,既然有“大將”、洪衍武和陳力泉這仨力氣最大主兒在。他們仨便都主動分擔了一個人的負擔,各自找了個木棒挑著兩袋子海物,只讓“老刀魚”、“小百子”和“海狗子”力所能及地幫其他人分擔了些重量。用如此方式繼續(xù)前行,中午前他們總算是趕到了目的地。
昨天晚上,洪衍武向“大將”建議,所有海物想先送到“老刀魚”的家里。因為“老刀魚”房子是他當年“扎”海參手里闊綽的時候蓋的,雖然如今已經破舊,但挺寬敞,是磚瓦房,還有個大院子。正好可以用來繼續(xù)晾曬那些半干的海參,同時也便于統(tǒng)計數(shù)量,日后統(tǒng)一取貨售賣。
“大將”也知道他城里的住處小,過去他的辦法一直是在各個“海碰子”家分頭晾曬,最后再拿進城去售賣。因此便當場便欣然同意了。今天大伙兒來這兒一看,果然沒錯,以面積來講,“老刀魚”的家絕對是“蛤蠣灣”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宅子。
只是對于“老刀魚”的老婆來說,今天卻著實嚇了一跳。她還沒見過這么多人扛著大包小包來自己的家,怎么也想不到這是大伙兒“碰海”的收獲。聽見“老刀魚”喊門的聲音,她才剛打開了半扇門,一見這場面當時就暈乎了,差點一屁股坐倒在地上。
還好“老刀魚”手明,一把饞住了老婆,否則就她老婆一身慢性病,這一摔非得出個好歹不可。
“老刀魚”同樣清楚要掩人耳目,跟著便趕緊吆喝大家快進院子,還一個勁兒地催促“老婆”幫忙關門。好在他這房子是在一個小土坡的頂端上蓋的,為的是能躺在炕頭上,就能望到遠處的海。因此所處的位置算漁村的偏僻地帶,倒是沒引起旁人的注意。筆趣庫
而等到大伙兒都進了院子,把那些大包小包一打開,“老刀魚”的老婆這會才真是傻眼了。五彩斑斕的鮑魚和小棒槌一樣的海參比比皆是,在十幾個口袋里堆得能冒尖,就像十幾口袋滿滿的銀子一樣,簡直都快晃瞎人的眼睛。
她忍不住驚愕地問,“怎么這么多海貨呀!哪兒來的呀?你們不是去搶了水產公司吧?”
“老刀魚”為老婆的傻話直臉紅,馬上就呵斥了一聲。
“女人家,真沒見過世面!你胡說八道什么!這可都是我們大伙水下一趟趟‘扎’出來的。你還是快弄飯去吧,背著這么多東西走了一路,我們可都餓壞了!”
總算,在“老刀魚”連聲催促下,他的老婆終于從瞠目結舌中緩過了神來,吸著涼氣去準備飯菜了。
由于這次來“云霧崖”前,“老刀魚”已經把錢都交給了家里,又有“海碰子”們帶來的海貨,他要管這頓飯,在經濟上倒是不為難。只是十多人的飯菜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做出來的,于是“小百子”和“海狗子”聽了洪衍武的吩咐,也都去廚房幫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