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只要是明眼人,不用多費心思,就能看出來這地方的好處不盡。
首先飯店是公眾場所,他們在這里碰頭就不容易引起旁人疑心。其次這里除了有吃有喝,難得的是還安靜,具有相當的私密性。更關鍵的,“糖心兒”選擇這里,她既不用暴露自己的行蹤,還占據了“主場”優勢,從哪方面來講,她都能最大程度保證自己的安全。
真稱得上是面面俱到,算無遺漏了!
既然正事兒定下來了,下面也就該吃飯了。
“糖心兒”說請還真請。為了避免洪衍武、陳力泉與她相爭,連菜都沒點,直接拿出了五張“大團結”塞給“寶姨”,請她全權幫忙置辦酒席。
這可不是小數!別忘了,這年頭十個人一整席“涮羊肉”才十五塊錢,洪衍武他們上次香山回來,八個人吃頓烤鴨才花了四十多。
不能不說,“糖心兒”辦事真挺有面兒,足見誠意。
至于說起“老鄭興”正宗的招牌菜,當以青魚料理馳名天下。像“劃水”、“煎糟”、“下巴”、“肚襠”、“禿肺”指的都是青魚各部位。
其中尤以“禿肺”最為珍貴,因為這指的是青魚的肝,需要活殺六條青魚才夠出一份菜的量。這種做法也是“老鄭興”首創的。
只可惜青魚屬于南方魚種,京城難得一見。像過去洪衍武跟著高鳴常去白廣路上的“老鄭興”分店,也只有幸吃過一次“燒劃水”。
平日之間,這些招牌菜,往往只見菜單上寫著,想點卻是沒有的。
但這次就不一樣了。在“寶姨”的照應下,他們的桌上不但擺上了鎮店名菜“青魚下巴甩水”,還有別人點不到的“炒蝦腰”、“八寶辣醬”、“拖黃魚”,另外便是價值不菲的“清炒鱔糊”、“紅燒河鰻”、“蟹粉豆腐”。
這全部都是“頭灶”師傅的手藝,是最典型的“本幫菜”菜式。
主食沒要米飯,“糖心兒”最偏愛她“寄娘”的手藝,自己要了一碗“陽春面”。此外,還給洪衍武和陳力泉要了“條頭糕”和“粢飯團”。
這幾樣也都是別具特色的滬海點心,而且還是“寶姨”特意為他們做的。除了他們,別的食客可沒有這個口福。
真別說,這一桌子的琳瑯滿目,味道絕對正宗!
洪衍武一嘗,竟然比他去吃過的“滬海老飯店”味道還好。可見這年頭有關系和沒關系,所受待遇完全是不一樣的。
陳力泉雖然還不太會品味,卻也吃得挺美。他最喜歡“八寶辣醬”的口味,覺得這道由“宮保雞丁”被滬海人改造成的什錦菜,比原版原型更適合他的舌頭。
這也足以證明一個飲食上的歷史,這個年頭的京城人還不怎么能吃辣。
唯一和菜肴不太搭調的是酒水。洪衍武本來想喝一些“加飯酒”的,可沒想到“糖心兒”卻主動要了兩瓶“汾酒”。
這一來,洪衍武一是不好讓女人小瞧,二是想起陳力泉只愛白酒,也就這樣了。
出奇的倒是“糖心兒”喝酒的樣子。別看她姿勢特別講究,用手握住酒杯,然后只拿嘴抿,要不注意,都看不出她喝酒的動作。
可她喝得速度卻不慢,先敬了洪衍武三杯,又敬了陳力泉三杯,接著不緊不慢的一杯杯陪著。不一會兒,那瓶白酒就下去一大截子,洪衍武和陳力泉都看出她的酒量肯定不淺。
而就在倆人暗暗稱奇間,洪衍武一個失神,把自己的筷子也碰掉了。
而就在他反應過來低頭剛要去接時,哪知“糖心兒”看都沒看一眼,居然從旁邊伸出手來,“刷”地夾住了將要落地的筷子,動作靈巧得簡直叫你覺得她在演雜技。
這下可不光洪衍武,連陳力泉都呆住了。他們看得出來,她完全是下意識的動作,而且還不是功夫,走得是另一門兒,水平遠超他們見過的所有“佛爺”。
洪衍武不禁脫口而出。“姐們兒,你是‘抓分兒’的?”
“糖心兒”看了看他愕然的臉,又笑了。回答卻更是驚人。
“你們還不知道啊?嗨,這不挺正常的嘛。大伙兒不玩兒麻將之前,我也得吃飯呀。對了,南城的‘刺兒梅’你們認識嗎?她的那兩手兒,是我教的……”
“刺兒梅”?
是了!那娘們的諢號還真另有個解釋,也叫“蹭著就沒”……
m.biqikμ.ně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