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后的下午,農(nóng)機廠一個主車間。
廠里以孟自新廠長為首,很多人都擠在這個車間里,等著看陳國泰組裝他口中所說的能夠自己跑的‘電動自行車’。
陳國泰面色平靜地對照著手中的設(shè)計總圖,挨個檢查工作臺上的一個個零配件。
這里面的機械零件都是他利用廠里的邊角料手工打造。充電器和控制電路板則是由廠里技術(shù)室和機電維修組合力制作。
不一會兒,陳國泰把零配件點算完畢,正式開始裝配。
旁邊觀看的眾人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特別是孟廠長的神情尤其忐忑。
他因為對陳國泰的充分信任才在非常緊張的經(jīng)費中撥出了一筆試制款。
如果陳國泰沒有搞成功,他無疑會很被動。
隨著時間流逝,大約1個小時之后,一輛怪模怪樣的‘自行車’真的出現(xiàn)在了圍觀眾人的眼前。
當(dāng)然,這只是陳國泰眼中的怪模怪樣。
畢竟這輛車子上幾乎沒有輕便的塑膠件,大部分地方是鋼鐵結(jié)構(gòu)。
鋼鐵件表面也沒有刷漆。
少部分不太重要但又不能缺少的地方甚至是采用強度比較大一點的木料。
而且這個時代根本沒有前世那種半徑很小的寬胎。
陳國泰用了最小尺寸的24英寸女士自行車的窄輪胎代替。
為了防止因為電力不足而停擺,陳國泰特意設(shè)計了正常自行車上的腳踏驅(qū)動。
車上的鼓剎比較麻煩,陳國泰直接采用了正常自行車上的膠皮剎車裝置。
所以這輛車以陳國泰的眼光來看,根本就是不倫不類。
但在旁觀眾人的眼中,這輛車卻是不折不扣的‘奇跡’。
一輛在他們眼中無比高檔的‘自行車’就這樣在他們眼前從無到有地誕生出來!
雖然它的樣子的確有些怪。
“造出來了,小陳師傅居然真的造出來了。這還是他用邊角料造出來的。”
“沒想到自行車居然如此簡單,就連我們農(nóng)機廠都能造出來。”
眾人全都大開眼界,紛紛發(fā)出驚嘆。
“造出來歸造出來,但只是造出來也沒用。它還得真的能跑才行。”
電修組長卓昌名的徒弟朱宇卻冷聲說道。
“傻小子你可閉嘴吧。這車有腳踏,怎么不能跑?”
卓昌名臉色微變,連忙訓(xùn)斥朱宇。
他可是生怕自己的徒弟得罪廠里的‘大紅人’陳國泰。
“可是他不是說這車能自己跑的嗎?如果一樣用腳蹬,那還用得著加那么多的電子元器件么?”
朱宇脖子一梗,很不服氣地低聲嘟囔道。
不得不說朱宇所說是‘話丑理端’。
圍觀眾人全都從自己廠里也造出了自行車的驚喜當(dāng)中清醒過來,紛紛大點其頭。
這么多人翹首期待,可是要看這車是不是真的能自己跑的。
現(xiàn)場所有人就都專注地看向陳國泰。
“朱師傅的確說得不錯。這車要是不能自己跑起來,那就白瞎了這么多的電子元件了。大家看我試車就是。”
陳國泰看了一直不服氣他的朱宇一眼,神情鎮(zhèn)定地騎上剛出爐的丑得一筆的電動自行車。
只不過車子丑歸丑,陳國泰卻是對它的基本性能非常信任。
用腳蹬了幾下地,陳國泰將自行車的車頭對準(zhǔn)了車間大門。
車頭前方的人群連忙讓開一條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