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也要接待知青?可是你家哪里能騰出來空房?”陳定本牙疼地說道。
本來如果沒有陳國泰的橫空出世,按照王惜萍家的發展慣性,她家早就應該住不下了。
但是有了陳國泰之后,陳必興一家幾口搬進了城,陳定國夫妻倆也另外修建了房屋。
另外陳國泰的二堂哥陳國良從西南戰場上退伍轉業到本縣軍工廠之后,把他的妻子于書芹和兩個孩子也接去了城里。
這就給陳家的第三代男丁留下了足夠的住房成家,讓陳家的住房危機和分家危機沒有提早爆發。
但盡管是這樣,陳家的房屋也絕對沒有多的。
“是啊四嬸子,你家的住房早就安排完了,哪里有多的......”
先到的幾個社員互視了一眼,紛紛出說道。
村里一直都有一個不會宣之于口的迷信說法,就是知青們都是天上下凡的文曲星。他們在誰家住,就會給住的那家人的后代帶來文運和福氣。
這樣說出去臉上也是有光彩。
所以接待知青不但有實際上的物質好處,更有精神上的期待和滿足。
先到的幾個社員自然要‘一致對外’。
“誰說我家沒有空房了?我家現在正有一間房屋空著。”
王惜萍翻了一個白眼,沒好氣地沖著眾人說道。
“四嬸子,你家的情況誰還不知道?你就不要在這里......啊,四嬸子,你說的不會是你家,你家的那個羊,羊圈吧?”
陳定本剛剛苦笑著說了一句,就忽然想到了什么,臉色立即就黑了下來。
要說王惜萍家有什么空房,那絕對非她家的羊圈莫屬。
以前恢復自留地之后,王惜萍家確實養過一段時間的羊。
但是隨著陳家的‘老黃牛’陳定國夫妻倆離家,陳家就再沒精力和條件養太多牲畜。
她家的羊圈就一直空下來堆了雜物。
據說王惜萍已經在計劃將來把羊圈作為第四代男丁的婚房,以盡量延長她對整個陳家的‘統治’。
如果陳定本猜得不錯的話,王惜萍現在是想把她家的羊圈拿出來謀求額外利益。
“是啊,就是羊圈。可是羊圈又怎么了?我家的羊圈已經六七年沒養羊了,氣味早就消得差不多了。而且里面密不透風,可暖和著。再說了,知青們下鄉來并不是為了享福,而是為了接受咱們貧下中農的‘再教育’。住一下羊圈又怎么了?解放前咱們可是連羊圈都住不上......”
王惜萍脖子一梗,振振有詞地說道。
陳定本和幾個社員臉上立即露出一副‘吃了屎’的痛苦表情。
這個王惜萍是怎么有臉說出這么不要臉的話來呢?
人家知青雖然口頭上說是下鄉來接受‘再教育’,你也不能真的那樣作踐人家吧?
再說生產隊也不是真的沒有辦法安置他們了?
這不還有七八戶人家要搶著安置的嗎?
不過講道理,王惜萍說的話雖然有點胡攪蠻纏的意思,但她卻真的說在了點子上。陳定本一時間也不好直接否決她。
要不然王惜萍百分百會反咬他‘思想不對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