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青們在陳家村徹底安頓下來之后,時間很快就越過了68年,到了69年。
元旦節過后,陳家村小小地熱鬧了起來。
家家戶戶開始往公社收購站送每年的任務豬。
今年雖然是2月中旬才過大年,但是社員們家里的豬卻基本養不到那個時候。
因為他們辛苦積攢下來的青儲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再把豬喂下去,就需要投入人吃的糧食。
如果不喂糧食,只喂家里每天產生的那微不足道的一點點潲水,豬只會越來越瘦,很不劃算。
別人家開始交豬,陳國泰家也不例外。
陳國泰的空間里雖然一直都沒有種植糧食,而是種植牧草以喂養空間里的多種牲畜,但是這些年他為了扶助鄉親,一直讓鄉親們用紅薯土豆玉米等粗糧從他家以國家牌價(平價)換取肉、蛋、糖等各種精致用品。
多年收到的粗糧積累下來,加上他家后院里青儲的牧草,其實把豬圈里的兩頭大肥豬繼續養到過年是綽綽有余。
但是陳國泰秉持著‘絕不過于冒尖’的原則,還是要跟著社員們一起送任務豬。
2號早上,時間還不到八點鐘,陳國泰的二舅周萬夏和小舅周萬秋就各帶著一個兒子來到了陳國泰家。
此外大舅的兒子也來了一個。
他們是來幫著把豬送到公社去。
送豬其實只需要三四個大男人就可以。之所以來了這么多,是因為每年這個時候,陳國泰都要對家里唯一來往的親族家扶持一下。
“二舅,小舅,大表哥......你們吃了早飯沒有?”
把客人們迎進屋子之后,陳國泰含笑問道。
“都吃過了。趕緊捆豬。”周萬夏等人連忙說道。
“吃過了就不給你們另外做飯了。捆豬不忙,你們先喝一碗糖水再說。”陳國泰笑著說道。
這時候大伯娘從廚房里用托盤端出來五碗早就準備好的糖水雞蛋。
客人們謙辭了幾句,終究還是心里暖乎乎地喝下了糖水。
快速喝完了糖水,眾人就前往豬圈。
“國泰,你家的豬今年還是養得這么肥。”
看到在堅固的豬圈里哼哼著的兩頭至少不下三百斤的大肥豬,周萬夏很是感慨地說道。
“嘿嘿,全靠大伯娘的辛苦喂養。”陳國泰笑著說道。
“其實主要還是老六選的這塊宅基地風水好,又有四弟妹在天之靈保佑,才能在后院長出那么豐盛的適合喂牲畜的野草。要不然我也沒有東西喂這些牲畜。”
大伯娘在旁邊臉色嚴肅地說道。
“大姐說得很對。”
周萬夏和周萬秋連忙點頭,神色極其認真。
周家在很多年前就從陳國泰這里拿了‘野草’種子回去種植,卻連陳國泰這里一半的生長情況都趕不上,只是勉強夠把家里的豬養到兩百斤左右。
找不到原因的情況下,他們只能歸結到風水和陳國泰亡母的保佑上面。
事實上不僅僅是周家拿了‘野草’種子,陳家村的社員也幾乎每家都拿了。
社員們盡管把‘野草’種得不夠好,但也足夠每家每戶至少養大一頭豬。
這也是陳家村絕大多數社員愿意念陳國泰好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