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薛凱峰又哪里知道,他認為最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偏偏就是正確答案呢?
只不過薛凱峰雖然否認了陳國泰暗算岳兆聯的可能性,卻還是神色陰沉地想到了另外一件他一直耿耿于懷的事情上。
就是兩年多以前,浪潮初起時他的親侄子薛成龍莫名失蹤的事情。
“陳國泰具有強大的捕獵能力,說明普通人絕對不會是他的對手。成龍侄兒與他又有極大仇怨......好像聽說當時成龍侄兒刻意算計的資本家楊家的閨女楊海藍與陳國泰有點糾纏不清......這么一來,陳國泰暗算成龍侄兒的能力和動機都具備了......虧我還一直以為是方銳達那邊因為余軍的意外死亡而下手報復了成龍侄兒......好一個陳國泰!”
薛凱峰越想越覺得思路清晰,越想越覺得被他寄予了極大厚望的侄子薛成龍就是被陳國泰所害,臉色一下子就陰沉了下來,眼睛深處殺機四射。
以前他一直都先入為主地認為薛成龍出事是方銳達那邊的報復,所以一直忍氣吞聲,幾年來與方銳達都是面和心不和。
沒想到今天因為岳兆聯突然中風的事情而重新整理思路,竟然就有了這個驚人的發現。
“如果真相真是如此,那么楊家那三口人也肯定是被陳國泰施展手段藏匿在了某個隱秘地方。只要能把那三個人的藏身地找出來,并坐實是陳國泰所為,那么他就是與當前大勢背道而馳。他再是根正苗紅,唐先志再是護著他,他也必定要吃槍子......現在問題的關鍵是,到底是不是他......如果真的是他也就罷了,我弄死他也算是給成龍侄兒報了仇......但如果不是他,我豈不是要白白地對上唐先志那一伙軍方保守派,讓方銳達坐收漁利......”
因為沒有絲毫明確證據,薛凱峰越是深入思索,神色就越是苦惱。
目標對象換了不是陳國泰,而是其他毫不起眼的小屁民,薛凱峰就根本用不著考慮這么多,完全可以直接借著大勢隨便構陷一下,就可以把人抓起來再進行刑訊逼供從而得到最終答案。
但對陳國泰真的不能這么魯莽。
陳國泰世代貧農根正苗紅政治上可靠不說,又是屢受上面嘉獎的‘小名人’(發明旋耕機、發明電動自行車、成功研制鉛酸蓄電池、追入叢林擊斃敵特)。
動他的時候必須考慮社會負面影響。
如果動用構陷手段,在唐先志那里又絕對通不過,沒的惹上一身臊。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如果最終證明不是陳國泰所為,那就還是方銳達那邊弄死了薛成龍。
那樣他所做的事情就是‘親者痛仇者快’。
“看樣子要想確認這個問題,我必須親自見一見這個陳國泰才行。我就不相信,才二十多歲的小年輕能在我的語試探之下不露出絲毫馬腳......只要確認了是他,哪怕冒上一點仕途風險,我也要把他給辦了。”
思過來想過去,薛凱峰最終還是決定,將陳國泰叫到他的辦公室來,由他親自試探一下。
“陳國泰呀陳國泰,當年我還在鋼鐵廠任副廠長時,你就與我因為你的侄子陳必興的事情而隔空交手一次。那一次我沒有能夠壓住你。這一次我成了靈江縣的政務主官,看你還有什么反抗余地?”
薛凱峰當即一邊冷笑著自語,一邊拿起了電話開始撥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