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依據這條思路,那么前一句里的“殘星見”,就有說頭了。
殘星,也許不是指黎明時分天上的星辰,而是指江湖十六門!
而那個“見”,也并非是學著古人使用通假字,而是有其他意義。
“見”字和“現”字,少了什么?
是“王”!
而我的父母,正是當時江湖的魁首。
甚至就連我的名字,也是根據某一朝代的爵位起的。
黑云退盡,某些人出現了,“王”卻消失了。
我臉色陰沉如水。
心中殺意沸騰。
哪怕早就知曉,我的父母死在江湖十六門手中。
今日再次在一首詩里,確認這件事,我仍然做不到心如止水,而是無比的憤怒。
察覺到我的情緒變化,白菲菲輕輕握住我的手,神色擔憂:“貝勒,你還好吧?”
我深吸一口氣,搖了搖頭:“沒事。”
如果我的推測沒問題,那么“古秤吆買舍利安”,就很好解釋了。
舍利,是佛骨,也許就是指我的父母。
而古秤……自然就是江湖十六門!
他們吆買的不是什么佛骨舍利,而是我父母的命!
詩文最后一聯——但見神龜負河圖,即種丹心萬壽花。
這里和白菲菲說的一樣,化用了河圖洛書的典故。
但準確的說,這是兩個傳說。
第一個傳說,是龍馬負河圖。
傳說伏羲氏時期,有龍馬自黃河出,獻河圖于伏羲氏,伏羲氏依“河圖”演八卦圖,得《周易》一書。
第二個傳說,則是神龜負洛書。
相傳大禹治水之時,有神龜出洛水,神龜背部天生圖案,自列成組,這便是“洛書”。
大禹依據洛書,治水成功,成就人主帝位。
這句詩,看起來和前三聯毫無關聯。
可若將其當做線索的隱藏暗語,就無所謂了。
所以,這句詩里,藏有線索,還是兩個!
其一,便是河圖。
河圖,應該是我父母之死這一件事的關鍵線索。
第二個線索,便是神龜。
若是只想強調第一個線索,寫詩的人,只需要用龍馬負河圖,亦或是神龜負洛書這兩個典故的其中之一即可。
而不需要將其強行糅合在一起。
這么矛盾的事,必定是詩文作者有意為之。
所以,神龜也是一個關鍵線索。
而最后一句——即種丹心萬壽花,同樣是某種線索。
結合已有的條件,所謂“丹心”,應該是詩文作者留下的線索之一,或許和前一句中的線索無二。
而“萬壽花”,便是找到這條線索的關鍵所在。
這份“丹心”,應該是種在萬壽花之下。
也就是說,線索埋藏在萬壽花的根莖土壤之處。
我對花卉,并沒有太多了解。
于是我問:“萬壽花是什么?”
白菲菲不假思索的說:“藍目菊。”
我期待的問:“你家里有種藍目菊嗎?種得多嗎?或者有專門種藍目菊的花圃院子嗎?”
白菲菲緩緩搖頭:“不清楚。”
我有些急,略帶責備的說:“你怎么能不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