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騎上摩托,轟鳴而去的大海,我腦海里又想起他那句話:“放心,我有分寸。”
不得不說,他這次還真夠機靈。
這次的事,本就是一場局。
局的“眼”在于貝貝。
我們雙方,又各有訴求。
我想要的,是貝貝的自由。
索命門的目的雖然還不清楚,可他們既然故意用貝貝設(shè)局,也一定有他們的訴求。
如此一來,我們就達(dá)成了微妙的平衡。
在我們談崩之前,我和對方,都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克制。
絕不會輕易動手。
大海正是看出了這點,態(tài)度才這么囂張。
反過來說,他用自己囂張的舉動,替我探明了這點。
看似魯莽,其實每一步都踩在對方的底線邊緣。
簡直跟泥鰍一樣,滑不留手,又惡心人。
不過,這真是大海能有的反應(yīng)嗎?
我以為我對他已經(jīng)足夠了解。
大海并不傻,但他脾氣火爆,做事向來直來直去。
雖然這么說不太好,但我認(rèn)識的大海,絕不該有這種“狡詐”。
我的腦海里,突然浮現(xiàn)一道身影。
幺姐!
這或許是她的計劃。
大海不過是按照她的每一步算計來執(zhí)行的。
沒再多想,我跟著通傳的黑衣人,走進(jìn)了集賢茶莊。
集賢茶莊,是個莊園,內(nèi)里的空間自然很大。
我跟著對方在里頭左繞右繞,最終來到一處別院。
別院里,樓臺水榭,平湖柳堤交織在一起,妝點成一處古色古香的幽靜之地。
更添了一分風(fēng)雅。
抬眼望去,湖中水榭之上,燈火通明。
水榭和岸邊,以一條棧道相連。
沿途的路上,每隔一丈,就會點一個燈籠,剛好能照亮整條路。
對方的姿態(tài)擺得很足,這代表著對方的重視。
不過,對方越重視,說明事情越難談。
我定了定神,沒被眼前的這些東西所迷惑,跟著引路的人走進(jìn)水榭中。
水榭里,燭火閃爍,三面掛了竹簾,只剩正對面的一個出入口。
水榭四角,各有一個神情淡漠的索命門人守著。
居中的位置上,坐著一個身著練功服的男人。
男人身后,還擺著一面屏風(fēng),上面秀的是太公釣魚圖。
繡面用料上乘,織繡之人的技藝也很不凡,堪稱大師級工藝。
且屏風(fēng)邊框所用材料,乃是雞翅木。
這是一件很珍貴的雜項古玩。
碰上喜愛的人,恨不能藏在保險箱里,永遠(yuǎn)不見一點光。
對方卻這么輕飄飄擺在這兒。
再看端坐的中年男人。
他身材消瘦,表情比其他任何一個索命門人都要淡漠僵冷,鷹鼻,狼目,薄唇。
臉頰凹陷,太陽穴卻鼓起。
頭發(fā)稀疏,唇下卻留了胡須。
瞧著好像雜草。
就這面相,簡直像是一頭剛從地里挖出來的千年僵尸。
我在觀察他時,對方也在看我。
他沒有選擇當(dāng)前大家常用的坐姿,而是使用了跪坐。
世間坐姿,隨著時代更替,發(fā)生過許多次變化。
早在春秋秦漢時期,跪坐是主流。
因為那時候衣服不像現(xiàn)在。
雖然有長袍遮擋,可長袍之下的衣物,是像開襠褲一樣的造型。
如此,人們選擇跪坐,就是為了讓長袍擋在前方,不會被人窺視。
當(dāng)然,人們也不會想看到對方那個坐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