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猴開始向我們解釋。
這古代陵墓,無論何朝何代,有何不同,大體可以分三種。這第一種,就是死殉,例如明朝洪武到宣宗時期。因為老朱規定,帝王死后,后宮嬪妃需要殉葬。所以在帝王下葬前,嬪妃就會賜死,和帝王一塊下葬。雖然是殉葬,卻還是以死者身份歸陵,所以墓門只有一扇。
這第二種,就是活殉,乃是用活人殉葬。這種墓,通常會有兩扇門,里面一扇,乃是墓穴建成后,將建造陵墓的工匠等活人先封在里頭的。可這種門,都是建立在殉葬坑里,或者陪葬室外。
這第三種,便是無殉。就是沒有殉葬者。一般這種墓,要么只有一道墓門。要么里頭那扇是木門,就是個裝飾。
或者,墓門后的墓室,會擺上一些替代殉葬用的陪葬品。
聽了他的解釋,我樂了:“那你怕個雞毛。這不就是最后一種嗎?這里頭連個死人都沒有,不對,就那么一個!怎么,你還怕墓主人爬起來咬你啊?”
瘦猴指了指木門前的兩個罐子:“但這里有這個!這還是座明墓!”
瘦猴緩緩道出緣由。
原來,明墓有個特點,那就是在殉葬制度上。
有洪武、永樂、仁宗、宣宗四朝,因為洪武大帝重新恢復殉葬制度,因而這四朝的墓里,殉葬者極多。
后來到了英宗時期,英宗廢除了殉葬制度。
按理來說,后面的明墓,應該沒殉葬者了。
可那封建時代,總有些老頑固。
他們老實抱著古制說話。
明面上他們不敢和英宗對著來。
暗地里,他們卻認為,應該遵循祖宗之法。
所以,一些大臣武將,會暗戳戳的保留這個殉葬的制度。
他們不敢拿自家妾室來搞事,畢竟妾室突然消失,會被人知道。
于是他們會從人牙子手里買一些人,拿來殉葬。
可因為這些人跟墓主人毫無聯系,就因為這個理由被殺,必定心懷滔天怨恨。
所以,這類墓一般都比較邪門。
尤其是木門外擺陶罐的,更是邪門中的邪門。
瘦猴的門派早有規定。
碰上這種墓,別猶豫,趕緊走,千萬別想著進去跟墓主人伸手拿東西。
按理說,瘦猴敢做這種挖墳掘墓的活兒,必定是個膽大包天的人。
而且,這都什么時代了,還信這個?
瘦猴卻說:“我也不想相信,可我們這一脈的書上記載,有些前輩也不信,非要闖,結果在這種墓里把命給送了,還是好幾例。唯一的特例,是一個清代的前輩,雖然活著從這里頭出來了,卻跟被吸了幾十年陽氣一樣,氣若游絲。回去沒多久,也歇菜了。”
“你說說,這我還敢不信嗎?”
這方面,瘦猴指定比我專業,我說不過。
于是我看向巧手班,希望這個老前輩能說出個道理來。
巧手班卻兩手一攤,說道:“別看我,我就是個破木匠,讓我研究研究機關還行,對這方面可不懂。不過……我們要是不進去,難道還能出去?”
說著,他指了指后面的石門。
石門之外,已經響起陣陣說話聲。
很顯然,我們這次的目標,火車頭他們,已經堵在外邊了。
現在,就算我們想退,也退不了。
除非他們打不開石門,無奈退去,我們再打開機關溜走。
不然,我們已經沒有退路。
瘦猴二話不說,雙手合十,開始默默祈禱起來。
可惜,上天沒有回應他的祈禱。
石門之外,有人很是自得的吆喝起來。
“你們這些廢物,全特么給我看好了,看看老子是怎么打開墓門的。”
“來呀,給我上工具!”
說罷,一個刺耳的聲音響起。
緊接著石門微微顫動。
鉆孔聲響徹這方空間。
我們三人面面相覷,全都瞪大眼睛,一臉難以置信。
好家伙,他們竟然動用了鉆孔機?!
難怪火車頭那家伙那么囂張,連盜墓各派都無可奈何的機關石門,他卻那么自信能打開。
原來是靠這個啊。
是,這確實比搬山那伙人手段要溫柔。
造成坍塌的概率也要小的多。
可性質上,又有什么差別?
不還是暴力破解嗎?
只是沒有大呲花那么暴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