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桐也被逗笑了。“這順子是屯子里出了名的懶漢。干這事不是頭一回了。”
印薇笑,“其實還得虧順子這么鬧騰。你大概在兵團也不知道外面的事,吳嬸子娘家的堂叔,套了一只野雞。偷摸的拿到縣城,跟糧站的一個辦事員,換了點細糧。結果呢,那辦事員回家燉雞的是時候,味道傳出去了。這來歷不明的,都說是他收了別人的賄賂。這受賄可是大罪啊,他哪里敢認?馬說了這是他拿自家的糧食換的,為的是給老娘補養身體。這把吳嬸子的堂叔給牽扯進去了。一個買的,一個賣的,都進了學習班,要學習半年。那位糧站的辦事員也倒霉,因為這個,聽說家里的孩子本來該進糧站安排工作的事,也黃了。”δ.Ъiqiku.nēt
林雨桐聽出點意思了,這是印薇擔心兩人這來回折騰,犯下什么錯。
她解釋道:“那是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糧站的小辦事員難,可那站長可不艱難。拿糧站說吧,雖然每年收進去的糧食,是有數目的。但是還是有漏子可鉆的。如,損耗。放的時間越長,自然損耗的水分是一部分。另外,還有老鼠,還有下雨漏水。這是個漏洞啊。損耗了多少,誰說了算?只要你的損耗報去了,而面恰好還有人,他能給你批了。那么這部分損耗到底去哪了?誰說的清?沒點權力的人,操作不了這事。而他們又恰恰是不怕別人告的人。當然了,別人也不敢告。越是往走,越是聰明人。這跟下面這些百姓只憑著一股子莽撞的熱情是不一樣的。面吃大頭,下面吃小頭誰都餓不著。”
“吃小頭怎么說?”印薇問道。
“嗨!那磨面的機器也是人操控的。螺絲松一松,光是漏出來的糧食,掃一掃,一天怎么也能得兩三斤。這樣的細糧搶手著呢。換成粗糧夠半個月的口糧了。要不然你當那糧站的辦事員的細糧是哪里來的?”林雨桐輕聲道。
“這有這些道道啊?”印薇覺得自己長見識了。
“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誰都不敢說,說出去犯了眾怒了。”林雨桐低聲交代。
“那你咋知道的?”印薇問道。
那是因為這里面的貓膩四爺一眼能看透。以前,那些下面的糧倉,報的數有多少水分,沒人他更清楚了。每次征調糧草,那數目前后都一致不了。那些損耗去哪了?他早研究的透透的。
這些東西,不長心眼的人,不用心琢磨的人,他是鬧不明白。
林雨桐只笑道:“保密。”
半下午的時候,四爺才提著兩條三四斤的魚回來。
“哪里弄得?”林雨桐有些驚喜。魚雖然都凍成冰棍了,但好歹是鮮魚啊。
“司務長帶著人去河邊鑿窟窿,下子去了。運氣不錯,來是一大兜。今年的年夜飯有著落了。”四爺說著,做到灶臺前烤火。
“人家漁業的人不管啊。”印薇問道。
這河里的出產也是有人管著的。村子附近的,歸村子。不能撈過界。但是兵團不在人家的范圍之內。
“那些沿河巡查的人,也得過年啊。這不是趁著人家不在,偷偷干的么。全連的年夜飯指著這一子了。”四爺說著,給灶塘子底下塞了柴火。
林雨桐麻利的將魚清理了,“清蒸吧,清蒸的味道鮮。”
“留一條。”印薇不舍得的道,“初一你們不是打算去縣城拜年嗎?這個拿得出手。”
這個拜年的對對象是徐老爺子的警衛排排長,姓王,四十多歲了。如今是革委會的副主任。這人雖是占著個不討喜的位子,但卻沒干不討喜的事。靠著身份,偷著幫了不少人。程教授和馮老師是。一樣的下放勞動,但也沒被糟踐的不成樣子。只是換了地方,安生的過日子罷了。
他要不是這樣的人,徐老爺子也不會叫四爺去找他。次兩人去拜訪,彼此感官還挺好。大過年的,當然得去拜訪一次。
“大姐也一起去吧。”四爺道。“也不是外人。徐伯伯跟父親是老關系了。”
“合適嗎?”印薇有些踟躕。
“要真是不去,才是失禮了。”四爺安撫道,“以后還得在這里生活,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咱們去坐一坐。年禮的事,你別操心,我早安排好了。”筆趣庫
印薇這才點點頭。
林雨桐卻覺得四爺大概另有什么謀劃。畢竟叫印薇在靠山屯落戶,只是權宜之計。.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