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月21
藥材的事,叫連長和指導員很高興。..因為這連里不光有知青啊,還有全連的職工和家屬呢。誰家的孩子沒個頭疼腦熱肚子疼。扎兩針,熬點藥好了。可半夜三更的帶著孩子去醫院,方便太多了。師部的醫院,離他們連可有百里的路呢。只能去縣城。可縣城的醫院,有本事的都去勞改學習了。剩下的二把刀,除了會開點紅藥水,止疼片,啥也不會。
如今這多好啊。反正自從林雨桐來了,不光是小孩的發燒咳嗽,還是婦女的產后不調。姑娘們的痛經,小伙子們的關節疼。沒見治不好的。
于是,林雨桐一說要做幾個藥柜子,閑著得人都來幫忙了。這時候的人,那真是自力更生的典范。木匠瓦匠,誰都會那么兩下子。
一天功夫,連林雨桐這小院里需要的家具,都順手打出來的。
藥柜的后面,還隔出來一個地方,放了一張窄床,鋪白床單,外面的白簾子一掛。還挺像回事。
對面的機修班,帶四爺一共才三個人。那兩個是汽車兵出身,年紀都不大。十的樣子。里面也有一排的架子,面是各種的,能用不能用的零件,還有修車的工具。
靠墻放著幾把椅子,一張桌子,這算是把架子拉起來了。
轉天司務長送來兩個舊油桶子改造的爐子,放在屋里,一下子暖和起來了。
過了正月十五,知青們陸續的返回來。連里也開始忙了。
忙著準備種子,肥料的事。
等積雪開始融化,天氣慢慢回暖的時候,推薦大學的事,廣播里播報了出來。
四爺和林雨桐的心這才算落到了實處。
但這在兵團也掀起了顯然大波。因為連里,也是有一個名額的。
其實,具體有幾個名額,這事還真不好說。這些家里的老職工們,也都是有孩子的。這些職工家的孩子占一部分,知青也要占一部分,要不然估計得鬧開了。但不管幾個名額,都一樣,是狼多肉少。這些知青,對于知識的渴望,對于改變命運的渴望。都已經深入了骨髓了。誰也不肯輕易的放棄這樣的大好機會吧。
所以,四爺跑動關系這事,知道的人不多,且都是那種懂事的人。
全連都開始忙著翻地平整沒幾天,連長媳婦帶著他們家的大小子來了,原來是耙子不小心劃到腳了。好大一個血口子。
這么大的孩子不學,在連里幫忙。小學畢業,十三四歲的年紀。
雖然覺得可惜,但也沒辦法啊。學校里可沒老師。
當媽的心疼孩子,氣道:“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當連長的,這點的孩子都當個大人使喚。”筆趣庫
林雨桐笑道:“嫂子,咱們人微輕,不好跟連長提意見。您回家好好提提。印臻他們機修班,怎么也能帶幾個學徒啊。這儲備人才還是要早早的抓起。是我這藥房,那也是需要兩個半大的姑娘給我打下手的。還有,嫂子。往年這菜可都不夠,咱們這些孩子完全可以組成一個野菜班嘛。挖了野菜,帶回來淘洗干凈。找兩個老大娘,將這菜在熱水里一抄,翻曬翻曬,這不是一冬菜蔬。要不然,這么大的孩子,在地里人多不放心啊。你說是不是,嫂子?”ъiqiku.
連長媳婦當即一拍腦袋,“要么說你們腦子好使呢?這辦法!”有機會跟著學本事誰不樂意。總苦哈哈的出力氣強。誰家的孩子誰心疼,這一連的人,誰舍得孩子吃苦,不過是孩子們下地,能多分半口人的口糧罷了。但這挖野菜,多清閑啊。跟在除草的大人后面撿,都能撿不少。連年紀大的老人的差事都安排了。到年底這又是多了半口人的糧食。誰不樂意。
“我這跟他說去。”連長媳婦轉身走。還真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
連長聽了媳婦的話,“我知道你沒這腦子。”
“難道你有?”連長媳婦白了一眼,“行不行吧?”
“當然行。我要敢說不行,全連還不得造反啊。”連長起身,“行了行了,我知道了。”
心里還兀自感嘆,這人跟人的腦子是不一樣。那些知青都熱血,都有理想。可少了點腳踏實地的實在。
瞧瞧這事辦得,誰不說人家好。印臻這小子精吧,找了個媳婦也是難得的明白人。
照顧了各家的孩子,理由也好。辦得也確實是正事。
過兩年,要是再推薦大學,這兩人會做人這架勢,全連絕對沒有人不愿意。
林雨桐處理了幾個外傷,等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高亞男?”林雨桐下打量了她,“怎么了?哪里不舒服?肚子疼?還是傷了哪?”
“沒有!沒有!”高亞男一本正經的對著林雨桐鞠了一個躬,“我是來跟你道歉的,林雨桐同志。”
林雨桐嚇的往后退了兩步,“道歉?道什么歉?”
“那天晚,我的態度不好。”高亞男又鞠了一個躬,“誤會了林雨桐同志對戰友的關懷。因此,請接受我的道歉。”
“我早忘了。”林雨桐僵硬的擺擺手。這道歉的方式真是太別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