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月46
林二姐看見林雨桐,可算找到組織了,“我跟你說,這事這么辦,劃算啊。大姐從紡織廠,到藥廠后勤,工資從二十七塊六毛錢,變成了三十五塊二毛錢。不到八塊錢。可我這一搬出去,光是那一個小屋,租出去一個月也有塊錢。大姐錢沒少賺,我還多了一套房子。這哪里不劃算了?你肯定也不回來住,是不是?也看不那八塊十塊的。你那屋子租出去,也補貼大姐。這么一算,這錢還少嗎?”
“咱們那屋子,有些單身宿舍可好多了。再加,那么多的年輕兩口子還各自跟自家父母住,兩口子想……都沒個地方。這屋子獨門,別說八塊錢九塊錢,是十塊錢,都有人租。好歹兩口子在一塊,才是過日子。是不是這個道理。”
“爸媽非說這是什么來路不正?怎么來路不正了?這不是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嗎?占便宜不干,非得死較勁,有什么意思啊?”
林雨桐看著說的口沫橫飛的二姐,不得不說,她的算計才是對的。
但大多數人都是不贊成這樣的做法的。他們更看重鐵飯碗。
端著鐵飯碗,一輩子不愁。甚至子女都能安置。像現在一樣,子女接班,還是鐵飯碗。一輩子平平安安,本本分分。多好。
林雨桐笑道:“不爭這個了,你接爸的班,大姐去接媽的班。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多好。”
“看著有錢能賺卻不賺,這不是心疼嗎?”林二姐說著看了林爸一眼,“您再想想。”
林媽直接拒絕,“不想!”
林爸嘆氣道:“你大哥那邊,看能不能升一個車間主任呢?影響不好。”
這倒也是。
林二姐也不說話了。輕重她分得清。“那留著唄。反正孩子越來越多,大哥家一個,大姐家一個,小妹一下三個。孩子們聚一塊,也不能沒個住的地方。那算了。”
林媽這才拍她,“這還像是一句正經話。”
林大嫂端了兩碗雞蛋臊子面來,一碟子醬菜,一碟子泡菜,“快吃。”又看了林二姐一眼才道,“咱們家的精明全跑到你二姐和咱們家老幺身去了。”
δ.Ъiqiku.nēt林雨桐笑,“精明點好,精明的人不吃虧。咱爸咱媽虧在一輩子老實本分。”
正說著,林雨亭進來了,“剛才我三姐和姐夫進院子的時候,我在收購站那看見了。”
說著跟四爺和林雨桐問好,然后盯著林雨桐的肚子看,“咋能放下三個孩子的?”
眾人這才問起懷孕和生產的細節。
“……全連的人,圍在一起遮風擋雨。也算是有驚無險。”四爺說的輕描淡寫。
可一家人還是挺的揪心。
“孩子真的都好?可別瞞著。”林媽急忙道。
林雨桐點點頭,“都不算小。生下來沒生過病。還不好?”
那這真是不錯。
林媽又說,“孩子沒事,那是當媽的有事。只有那么點營養,全叫孩子吸收了。你瞧瞧你這臉黃的。”
“不奶孩子了好了。”林雨桐安撫了幾句。
兩人吃了飯,看雪更大了,起身告辭,“也不等大哥和大姐回來了。反正也在京城,我常回來。我們住的那邊,外面還有人守著,不是很方便門。等過段時間,我們帶孩子回來。”
“行!孩子要吃奶,不留你們了。”林媽開始催林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