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月61
楊柳看見林雨桐,沒有躲閃,反而十分自然的朝林雨桐招手,“是林雨桐吧?”
林雨桐見林媽正在往籃子里拾雞蛋,笑著走了過去,“我以為你會回海。”
“我當(dāng)然也想回海,可是有什么辦法呢?我爸爸的工作我哥哥接班了,媽媽的工作弟弟接班了。我要想回海,還得等。”楊柳說著,把下面一箱子西紅柿擺出來,“趕緊挑吧,新鮮。四分一斤,不要你的本本。”
如今的西紅柿可沒打過什么催熟的東西,瞧著半青半紅的,其實里面都熟的差不多了。
林雨桐挑了一堆,五斤多,楊柳只按五斤算錢,兩毛錢。
“你是結(jié)婚跟著愛人的戶口來的?”林雨桐問道。
楊柳搖搖頭,“哪里有這樣的運道,剛好能碰這么好事。我是遠(yuǎn)房的表叔在京城,他家的孩子前兩年wudou的時候死掉了。我過繼到他們家,才提前回來的。你不要看我在這里賣菜瞧不起人,起掃大街,掏廁所,可體面多了。”說著,壓低聲音道,“關(guān)鍵是,買東西不用本。多好呀。”
顯得很高興,也沒見往日的刻薄。
“是挺好的。如今回來能安置這樣的工作,那絕對得算是運氣好的。這可是鐵飯碗。全都是國營的。”林雨桐點頭認(rèn)同。
“可不是!那些進(jìn)了集體單位的,才是真的愁人。工資低,保障到底有限。”她說著低聲道,“你知道這周圍哪里有夜校補習(xí)班。哪怕明年考個專,也能換個更穩(wěn)妥的工作。”她不好意思的一笑,“還是得顧著點體面,你說是吧?我剛回來,這周圍的人不熟……”
“街口有一家,街道辦辦的。你去試試。”林雨桐指了個地方,拿起籃子,準(zhǔn)備要走。
楊柳也沒攔著,“有空一起說話。”
竟是和氣的叫人覺得驚詫。
林媽拉著林雨桐往回走,“怎么了?認(rèn)識啊?”
“以前插隊的時候認(rèn)識的,說了兩句話,關(guān)系一般,沒想到幾年不見,人變了好些。”林雨桐壓低了聲音道。
“到什么山頭唱什么歌,這樣的人在哪都過的不會差。”林媽也笑道,“以前整人的那些人,如今換一張笑臉,該團(tuán)結(jié)的還是要團(tuán)結(jié)的。”m.biqikμ.nět
“您可真不愧是勞模。”林雨桐笑道。在食堂這樣的地方干活,退休了,還得了一個勞模的稱號。可見干的有多踏實,反正是再怎么艱難,也沒拿過食堂的一根蔥,一棵蒜。思想覺悟絕對高。
林媽如今可自豪著呢,“你大姐這一點隨我。踏實。你們別覺得老實人怎么吃虧,我跟你說,老實人算是發(fā)達(dá)不了,但從來走不了折子。活的踏實。”
林雨桐趕緊點頭,“您說的對。”老人說了話,那都是活了一輩子的哲學(xué)。
她轉(zhuǎn)移話題,“如今知青回城,咱們這廠子也進(jìn)了不少人吧。”
“可不咋的?”林媽跟著道,“有些小伙子,分到了煤球廠,干的都是苦力。是臨時的搬運工,也搶著有人干。咱們老幺那個廢品收購點,一個人都閑著半天,如今又分來兩個小姑娘。”
兩人說著話,回了家。在院子里,能聽到三個小的在里面哼哼呢。
林雨桐進(jìn)屋,了面,見三個躺在床,一個一個會哼哼。見到她,哼哼的更起勁了,說是要回家。
“回家干什么?爸爸媽媽跟你們一塊住呢?”林雨桐拿了外套給孩子們穿,“乖”
“看電視。”雨聲憋著嘴。
“姥姥……沒有!”震生接話道。
夜生搖頭,然后點頭。好像在說,他們家真的沒有。
林雨桐和四爺面面相覷。還真是,很多生活習(xí)慣已經(jīng)養(yǎng)成,想改也難。
明兒出去買一個。好容易將小祖宗哄好,第二天,兩百多塊錢買了一個十二寸的黑白電視機。
林家沒有這個,搬回來一個,一家子都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