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月91
三個孩子也不是一味的蠻干,有些玉米棒子他們根本夠不著。..印昆想要幫忙,三個孩子還不讓。
他們沒有分開各自提著籃子跑,而是三個人用一個籃子。
夜生拉住玉米桿往下拉,震生提著籃子用腳幫著夜生從根子邊一點往下踩玉米桿。等到彎下來了,雨生伸手把玉米棒子掰下來,放在震生手里提著的籃子里。筆趣庫
哎呦!還學會分工合作了。真別說,合作的還挺有默契。
印昆看的笑瞇瞇的。大人看著他們吃力,也累的慌,可孩子們卻把這當做游戲。他也不前去湊熱鬧了。
作為這片玉米地主人的小伙子回頭看著三個孩子干的吃力,只撿了面的掰,把最下面的留給孩子。叫他們伸手都夠得著。
十幾個玉米掰下來,震生皺了眉頭。他低頭看看籃子里一個個大玉米棒子,眼里閃過迷茫,又若有所思。
夜生不時的抬頭看一下前頭那個老是的回頭看著他們笑瞇瞇的叔叔,眼里也開始不解了。
他伸手抹了一把頭的汗,愣愣的不動了。
他們都覺得有些心虛了。這么撿人家的東西真的好嗎?
這不是媽媽說的那種跑到別人的錢包里撿錢嗎?
這是不對的!
雨生看看震生,又看看夜生,終于還是開口道:“叔叔,你漏了很多沒掰。”這人不會這么傻吧,看見她們跟在后面撿,還笑呵呵的。
把小伙子愣了一下,然后朝印昆看了一眼,擺擺手,“沒事,誰撿到是誰的?”
三個孩子面面相覷,他們能從彼此的眼里看到不解。難道這世的好人真的這么多?
三個小籃子裝滿,印昆幫著提了,“夠了,這些肯定夠了。送回家,咱們回城里去。你爺爺可都想你們了。”
林雨桐看著歡呼著回來的三個孩子,聽他們說遇好人的事,有些哭笑不得。
印昆也不給兩口子說話的機會,直接帶著孩子要走,“開學前,我肯定給送回來。”
“還沒收拾衣服呢?”林雨桐跟進屋子,要給拿換洗的衣服。
印昆擺擺手,“不用,孩子他小舅前幾天送了幾包衣服過去,說是你們周末回來的時候給孩子。我這次過來,想著孩子要回去,也沒帶。孩子回去有新衣服穿了,不用這么帶來帶去的。”
孩子小舅,說的是林雨亭。孩子的衣服,一直都是他一手包辦的。一到換季的時候,衣服拿過來了。不光是自家的孩子,林大哥家的小偉,林大姐家的丹丹。連印薇家的曉曉,都有一份。有了時髦的衣服,也不忘了給印薇和梅抗美帶一份。
反正是挺會做人。并不因為林雨桐和四爺在這山窩子里疏遠走動。
這叫林雨桐在印家很有面子不說,真遇到點什么麻煩事要印家辦,大家也不好意思不搭把手。
見印昆這么說,林雨桐也不準備了。衣服都是批發(fā)來的,花費不了幾個錢。
如今這衣服款式不多,別看孩子的衣服都是一大包,但往往是一個款式好幾種顏色。
看著印昆開著車離開,兩人才回來。
“我剛才跟二哥說了,要是碰好車,先買一輛。咱們來去也方便些。”四爺輕聲道。
林雨桐詫異的看了一眼四爺,他永遠都是這么的能走在時代的前沿,這會子都已經(jīng)開始謀劃著私家車了。
“放在咱們名下只怕不行。”林雨桐提醒道。
沒有合理的收入來源,這么大的開銷,是惹禍。
“也該叫他們注冊自己的公司了。”四爺想了半天道:“不是確立了私營經(jīng)濟的地位嗎?”
這倒是可行。將錢投進去,然后真有車了,掛在公司的名下,自家開著是了。
天慢慢冷了,樓下停了兩輛大卡車,車裝的都是白菜。
該到了存冬儲菜的時候了。
林雨桐也得買,可這買來了放在哪,是個問題了。
現(xiàn)在的白菜,可跟后世賣的那種,皮都剝的干干凈凈,白白嫩嫩的白菜不一樣,帶著大青的菜幫子。一個差不多都得四五斤重。這還不算是頂好的。
“這已經(jīng)算是不錯了。”胖嬸笑道,“這還是咱們所里想辦法采購到的。你沒聽說嗎,年年到了冬儲菜的時候,這市政府都得成立專門的領(lǐng)導小組,采購,運輸,分派。我們家老李說,光是京城,為了大家伙的冬儲菜,得動用三萬多人忙活。”
她的語氣有些炫耀,想必是李師傅從這些運輸司機這里打聽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