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說她在那邊買了不少印染布料,寄過來給雨生和曉曉做裙子。”他眼睛亮閃閃的,滿是歡悅。
林雨桐摸摸他的頭,“以后,一周給你爸媽打個電話。也經常寫信過去。”
江淮應了一聲。
林雨桐又拿了一塊錢給他,“你們四個一周的零用錢,你保管著。”
江淮拿了錢,帶著噘著嘴的三只出去了,研究所門口天天有拉著板車的商販,賣些零嘴。他們一準是又去門口了。
“馬吃飯了,別跑遠了。”林雨桐在后面叮囑了一聲。
遠在南國的胡楓,靠在擱著電話的桌子哭了出來,“我以為這輩子,都聽不到孩子叫我媽媽了。”
印昆過去撫著她的脊背,“現在不是好了嗎?”他有些感嘆,“爸爸當初的決定是對的。孩子得在一個健全的家里適應一段時間。曉曉太小,雨生他們年紀跟江淮相差不大,能玩在一起。孩子到了陌生的壞境不會覺得寂寞,不會覺得被孤立了。平時看著雨生三個怎么跟父母相處,他也能明白正常的家庭里,孩子跟父母應該是怎么樣的關系。孩子能改口,這是第一步。咱們慢慢來,不能著急。”
胡楓應了一聲。
她也不能想象,孩子萬一真的跟過來,見到的所有人都會嘆了聲,這是江河的兒子吧。真是可憐!
雖然,他們養孩子也沒想過叫孩子忘記親生父母。但是這樣的氛圍無一不是提醒孩子,長在這個家里,他也是外人。他得到的東西,都是一種恩賜。
憑著這孩子喝別人家一口稀粥都要想辦法還人情的性子。這個恩太重了,重的成了孩子的負擔,一輩子都背負不起。
那么,他本能是逃避。是歉疚。
這不是他們想要的。
“慢慢來,我不急。”胡楓擦了把眼淚,“吃飯。明兒給寄點錢過去。雖說家里不缺孩子的吃用,但咱們也不能當沒事人一樣。”
印辰笑著應了。
林雨桐晚燉了排骨湯,飯菜剛端桌,孩子回來了。
除了江淮,一個拿著一個糖葫蘆。
肯定是江淮自己舍不得,只給那三個買了。
“一人給大哥吃一個。”林雨桐瞪眼。
震生點頭,“我們沒吃,是打算回來再分的。”
還真是,都是拿手舉著。
林雨桐稍稍欣慰一點。然后對江淮道:“花錢不用省著,你爸媽給你留了不少生活費。是你頓頓吃肉都花不完。”
四爺從里間出來,也跟著點頭,“你一個人一個月有二十塊錢的生活費,胖嬸一個月才掙二十塊。你怎么花都花不完的。”
江淮笑:“沒事。我不愛吃山楂。”
胡說!孩子沒有不愛吃零嘴的。是不愛吃見到別人吃也嘴饞。
一個糖葫蘆五個山楂,一個拿出一個給江淮,江淮還是少吃了一個。
吃飯的時候,林雨桐分鵪鶉蛋。三個孩子一人兩個,江淮三個。算是補剛才少吃的那個山楂。
江淮不好意思。林雨桐和四爺又堅持。三只小的沒有異議。
夜生跟江淮嘀咕,“下次一定一起買,要不然我們少吃還得被罰。”
江淮無奈的點點頭。
林雨桐嘴角挑起笑意。養孩子得這樣,將性情不一樣的孩子混養在一起,雖說時有沖突,但更多的是相互受益。
因為江淮在,孩子們出門玩耍,林雨桐和四爺都不怎么擔心了。還在正月里,外面還冷的很,晚又飄起了雪花。孩子們沒開學,但是大人得班了。
“三嬸,沒事,我在家看著他們。”江淮擺擺手,指了指還在被窩里賴著,沒起床的三個。sm.Ъiqiku.Πet
林雨桐指了指廚房,“電飯鍋里熱著飯,水壺里有熱水,記得都把奶粉喝了。不會干什么找胖奶奶去,她一直都在樓梯口坐著。碗筷不用你洗,泡著行。”
可等午回來,屋里廚房都打掃的干干凈凈。
“媽媽,我自己疊被子了。”雨生拉著林雨桐和四爺進去看。
雖說歪歪扭扭的,但是真的不錯。這是進步。
不光如此,幾個孩子還從食堂買了一鍋牛骨頭湯回來。
豬肉雖然隨便能買到,但是牛羊肉卻不容易得。尤其是牛肉,更是難。
食堂里的李師傅還算是有本事的人,跟屠宰場的關系不錯,才能弄來這些東西打牙祭。
他們倒是機靈,聞著味道香,趕緊去買回來了。
“干的好。”林雨桐摸出錢來,“去給李師傅送去。”
江淮應了一聲,“李師傅給咱們家的是原湯,沒兌水。”
這是傳達別人的善意。
林雨桐了然的點點頭,“一會咱家烙好餅子,也給胖嬸送去。”
江淮抿嘴笑。.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