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月117
這周周五晚,幾個孩子在急著趕作業(yè)。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因為周末回回城里,所以,他們得在周五晚將作業(yè)寫完。
四爺不知道在寫什么,林雨桐拿著書啃,濃茶喝了一杯又續(xù)一杯,到如今再念書,才發(fā)現什么叫做歲月不饒人。精力和腦力,感覺跟前兩年差了很多。
書房的門,是推拉的玻璃門,外面響起輕輕的敲門聲。
“進來。”林雨桐放下書,轉過身。來的肯定不是幾個孩子。他們要是有事是不會來敲門,都是在客廳里高聲詢問。
果然,見小芳推門進來。
她兩只手無意識的放在前面,搓著衣服角,“林大姐……”
“有事?”林雨桐問道。她對這姑娘還是滿意的,手腳麻利,眼里也有活。
“明天家里是不是沒人在?”小芳低聲問道。
林雨桐恍然,“是啊。我們回城里。你自己在家吧。想吃什么做什么,冰箱里都有。我們周日晚回來。你只要準備后天晚的晚飯好。”
“不是……大姐!”小芳低聲道,“我想問問,家里沒人,我能不能不在家里呆著。”
林雨桐一愣,“你一個人不敢住?”
小芳連連搖頭,“不是……不是……我是想進城,給我一個……老鄉(xiāng)幫忙。反正家里也沒事……您放心,我星期天晚肯定按時回來。我不在家里吃飯,還給家里省了糧食。要是實在不行,您扣我一點工資也行。”
林雨桐指了指一邊的凳子,“坐吧。坐下說。”
小芳臉漲的通紅,“要是不行,算了。”
林雨桐笑道:“你去給你老鄉(xiāng)幫忙,幫什么忙?”家里的住家保姆,尤其是照顧孩子的,最怕的是跟外面不好的人有牽扯。
小芳見林雨桐不像是惱了,才低聲道:“我老鄉(xiāng),在外面開了一家小飯館,周末人多,我正好去搭把手。”
四爺抬頭,“你們都是農村的?”
小芳憨憨的一笑,“是。都是農村的。”
“農村出來打工的多嗎?”四爺也轉過身問道。
小芳點點頭,“去年才一兩個,今年多了一點。大部分都去了深圳。我跟著……老鄉(xiāng)來了京城。”
四爺將書合,“不是農村包產到戶了嗎?如今日子也該好過了,怎么都想著往城里跑?”
小芳不好意思的道:“我們那里地少,家里的孩子又多。分了田,也沒多少。家里有一兩個勞力,夠用了。出來打工,在家里強。手里也有點活錢。”
原來如此。
四爺扭頭看林雨桐,“看來咱們不是學校,是研究所待著,對外面社會變化,反應還真是夠遲鈍的。”
林雨桐點點頭,不管是學校還是研究所,都像是一個世外桃源。
她轉頭對小芳道:“那明天一起走吧。”
小芳趕緊站起來應了一聲,這才歡喜的出去了。
四爺卻再也沒翻書,而是不知道想些什么。
林雨桐猜測,人口流動,農民工的出現,大概給了四爺一些什么不一樣的觸動。
好半晌才聽四爺道:“明天該去街轉一轉,看一看。”
第二天一家人進了城。這次是林雨亭開著一輛面包車來接人的。
順道將小芳送到靠近市區(qū)的一片批發(fā)市場。批發(fā)市場外面,是一溜的簡易的棚子,幾個平米大是一間門臉,賣什么都有。
四爺將孩子留在車里,叫林雨亭看著。自己和林雨桐饒有興致的進了批發(fā)市場。
這里是蔬菜批發(fā)。進進出出的板車,熱鬧的厲害。
小芳的老鄉(xiāng),是個十歲的小伙子,在這里賣的是擔擔面。
來往的小販,熱乎乎的吃一碗,麻利的忙去了。雖然只有兩張桌子,但是生意看起來還是很紅火。
“生意可還好?”四爺站在外面看了半天,才過去問道。
那小伙子憨憨的一笑,“挺好的。一天到晚,人都不斷。天冷了賣熱飯,天熱了賣涼面。啥子賺錢賣啥子。”
林雨桐小聲問小芳,“是你對象不?”
小芳紅著臉不說話。
林雨桐有些了然。
兩人又在市場里轉了轉,才回到車。
“沒見到這樣的市場吧?”林雨亭哈哈直笑,“現在有些城鄉(xiāng)結合部,全都是來城里打工的年輕人。保姆,服務員,賣菜的,賣飯的。反正城里人看不的小買賣,他們都干。尤其是溫州人,大街小巷,全都是他們。咱們城里,也有不少人閑著,但是抹不開這個面。覺得干這些營生丟臉。寧肯在家里搓麻將,也堅決不干活。搓麻將知道吧?哎呦,咱們廠子里有不少不務正業(yè)的,整天干這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