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貴子105
“這不是舞弊的事。”四爺搖搖頭,翻著手里的名錄,“舞弊不舞弊的,現在還看不出來。算是舞弊,這恩科出這樣的事,暫時也不能處理。只能趕緊重新定了名次,回頭等恩科的熱度下去了再說。不能叫處理官員跟恩科的事聯系起來。這不是自己打嘴巴子嗎?”他手里不停,“這一回的事,舞弊麻煩多了。鬧不好,這舞弊之人,不公正是人,得是朕這個皇帝。”
林雨桐不解,“這話怎么說的?”
四爺將名冊攤開,翻出來給林雨桐看:“你看,無一例外,這些仕子全都出自江南。”
林雨桐不可置信的翻了翻,頓時愕然,“這怎么話說的?”
“江南風,向來鼎盛。”四爺起身,在屋里轉了轉才道,“近些年大明朝廷科舉舞弊嚴重,好些有才情但沒門路的學子,生生的被耽擱了。這些人,大多數都對大明的朝廷沒有了信心,所以,抱著另一番心思,來京城試試。要不是對各自的才情有信心,要不是對大明的朝廷十分不滿,他們何苦冒著危險,跑到京城來呢。所以啊,這些人的本事,毋庸置疑。而北地呢,本來之南地,稍差了一些。再加這兩年,災害,戰亂,學子的數量本來銳減。再加,僥幸活下來的,十有家里都有親人去世了。得守喪,無法參加恩科。算來參加的,這兩年連肚子都填不飽,連生命安全都無法保證,他們還有什么心思讀書?只怕,也荒廢了不少。這么一進一退之間,南北的差異越發的大了。等到統一的南地以后,這樣的差距只會更明顯。畢竟,還有一大半的江南仕子沒來京城呢。如此一來,這朝廷取仕,成了南人的天下。這叫北邊的學子怎么想?能不鬧騰嗎?”
林雨桐后怕的深吸一口氣:“得虧還沒有張榜啊。”ъiqiku.
這有些官員辦事,是缺了一點政治頭腦和大局觀。
真要張榜公布了,北地的學子還不得以為朝廷為了南征,提前一步收攏南方仕子之心嗎?朝廷還有什么威信可?
“來人!召集內閣。”四爺說著,起身。
林雨桐見外面風大,道:“也別折騰了,這次請到書房來吧。悄悄的把事辦了才好,別鬧的人盡皆知。”
四爺想了想,又坐了回去,“還得安撫翰林院這幫大儒。要不然名單一公布,跟他們選的人有出入,學子不鬧了,他們又該鬧了。”
林雨桐點點頭:“要么說當皇帝累呢。這真是一點都不敢大意,稍一走神,這得出亂子。”
幾位內閣心里都忐忑,不用想都知道是科舉又出了岔子。
見幾位來了,四爺什么都不說,把卷子和名錄往前一推,閉眼不說話了。
劉叔權看了一眼名錄,馬拍了額頭,“大意了!真是大意了!難不成,所錄取的學子都是南人。”
四爺這才睜開眼:“沒錯!都是南人!”
幾人這才悚然一驚。
呂恒起身,“都是老臣年邁糊涂……”
四爺擺手:“先生坐吧。這不是先生的問題。此次恩科,還是公平的。以后,還得這么公平下去。只是,此次,是個例外。如今,咱們君臣坐在這里,還是先得趕緊想想辦法,來補救一二。”
范先生先道:“已經選出來的人選,不能否了。這是最基本的原則。”
四爺點頭,能從南邊來,本身不容易,“朕是這么想的,咱們將南北分開,分榜錄取。這一份,只能算是南場的錄取名單。還得再把北場的學子的試卷,單獨調出來,連夜審閱,再定一份名單出來。”筆趣庫
林雨桐在四爺話音落下之后,輕聲道:“我還想補充一點。”
這還是林雨桐第一次在內閣的會議主動發。
四爺點點頭,示意林雨桐盡管說。
林雨桐指了指南場的錄取名單,搖頭道:“我的意思,這名單還是不要對外公布。只把南地的學子都召集起來以后,再單獨對他們公布。一則,是他們的家眷還都在南地,他們若此時在北地為官,恐怕家里會遭遇什么不測。二則,也解釋了為什么會分成南北兩榜,以避免不必要的猜測和麻煩。”
四爺聽林雨桐說完,看向幾個內閣大臣,“諸位以為如何?”
“妥當!”幾人連聲道。
林雨桐又站起來補充道:“這南地的學子,如果榜之人,要是顧念家人,要返回南地的,咱們不能阻攔。不僅不阻攔,還保留他進士的身份,終生都有效。并且贈送盤纏助他歸鄉。若是有未被錄取的南地學子,不愿意歸鄉的。可在京城的學堂任教,朝廷照樣先發放安家銀。以后每月,跟京城的其他學堂的夫子一樣,領一份俸祿。”
要真能如此,這消息一旦傳回南地,絕對可收攏讀書人的心。
四爺點點頭:“理應如此!”他看向幾位大臣:“按皇后說的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