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歲月57
林雨桐手摸了一下,眉頭微微一皺。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這是甲狀腺結節,不注意看不出什么。要是孩子揚起頭再看脖子,是有個不太引人注意的小包。搭手一摸,有個疙瘩。
“疼嗎?”林雨桐問了一聲。
清平搖搖頭,“不疼,我媽非說那長了東西。”
“沒事!不影響啥!”林雨桐裝作拉孩子的胳膊,伸手搭了一下脈搏,這是原發性甲減。不過如今的醫療水平,根本無法判斷這屬于哪一類。算是去看了,最多也告訴你回去多吃海帶之類的東西。別的再沒有了。
但這也確實不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
如今清平看著沒清寧看了,清寧是瘦高,清平有點胖了。這跟甲狀腺的功能減退,當然是有一部分影響的。
英子說:“孩子的病不敢耽擱,我過來是問問你,你知道省城的哪家醫院好,我們直接過去,給孩子看看,要是沒啥大毛病,馬回來。”
林雨桐給寫了地址,“你們明兒去吧。我明兒一早給人家打個電話。去看看也行。要不,我把家里的鑰匙給你們,你們去了也有了落腳的地方。”
英子當然不要了,“做最早的車去,趕在晚回來了。不過去了。清安還在家呢,我在那邊也呆不住。”
這倒也是。
又問說:“你說我這去省城了,要不要去醫院看看那誰……”
那誰指的是林家成。
私底下的時候,是能不叫爸絕對不叫爸的。
“不在一個醫院,兩家醫院一個在北一個在南,不去也成。”大老遠的,“去了你至少都得幾十塊錢給。等回來了你再去一趟,二十塊錢打發了。”
主要是林玉健在那邊照看呢,人家是侄兒,這邊是親閨女,去了給二十塊錢怪難為情的。但要給的多了吧,也不說拿不出來,可給了他人心里不自在。叫英子說,拿去給家里那個看孩子的老太太,人家還能把自家的孩子看的精心一些對不對?給他?落到什么好了。
反正明兒才走,沒啥事。
清平跟清遠去二樓看電視自己玩去了。
留下幾個大人再客廳里說話。
林雨桐說林玉玲來過的事,英子哼笑:“跟你說啥?這事你能說嗎?”說著又哼笑,“那斷了指頭的姑娘是她那姑姑給說的?”
最看不這姑姑了。
“啥事她都想插一手。”對當年把弟弟妹妹送人的事耿耿于懷。“還有你不知道的呢。前段時間,打發二哥去我那,意思是咱們兩個這些年不跟她這親姑姑來往,有些不合適。說是從今年起,不要是正事的走動走動。我說二哥了,我說你不該來。想了想懟二哥干嘛,他也是替人家跑腿,后來我又說,干啥走那些虛禮?每年都能見,知道都好好的,行了。什么來往不來往的,咱是至親,不講究那一套。”
這里說的來往,是非常正式的意思。
如今不跟那個姑姑來往,是說逢年過節不去拜訪,家里有紅白喜事相互不通知。是你不來我家,我也不去你家。但是碰到一起,又都認識。年年去林家,都能再林家碰見這位姑姑跟她的兒女。
叫林玉康去說,意思是咱們這么處著,挺尷尬的。你看年年過年都見,家離的又不遠,問題是還跟送人的郭生來往呢。偏生的不跟兩個嫡親的侄女來往。這事叫人說道起來都當是新鮮事。好些人都問呢,說你們到底有啥不愉快的事過,不然不至于一點都不來往是不是?
“早不說晚不說,偏偏你是跟老四都當官了,來說了。”英子心里拎得清的很,“也是!咱們家這幾年,事多。老人一個接一個沒了,孩子一個接著一個生。弟兄五個,這才幾年工夫添了九個孩子。各自的娘家都得過來看孩子的。哪次過來不得搭禮錢。這么一算,跟咱們來往這是吃虧的買賣。人家家里一兒一女,閨女出嫁兒子也娶媳婦。算添孩子能趕咱們這邊?怎么算計都是吃虧的。哦!現在咱們的事差不多辦完了,老人葬了,孩子一個個的都大了。你們在縣也都說得話了,咱們的日子也都好過了。覺得能借力了,跑來說要來往了?打量誰是傻子呢?不認!誰說都不認!”
誰能非說的叫認?
也是林玉康去,要換做是林玉健,他絕對不會去辦這事。
說起來英子是一肚子氣:“你知道咱這姑還說啥?次咱們街趕集,她也趕集,還去飯館歇腳了。我給了口水,沒給吃的。人家說呢,說你爸如今難的很,家里誰都指靠不,說是玉玲十天半夜才過去給清洗一次,那屋里都腌臜的沒法下腳。還說啥,你爸三個閨女,如今伺候的玉玲一個……我當時沒說話。心想,他是生了三閨女,可你問他養了幾個閨女,她敢說三個嗎?他養誰了,誰伺候去。叫我去伺候?除非我瘋了!跟我說這咸不咸淡不淡的話,她犯得嗎?認她?做夢!”
老二說英子:“你不認不認,看給氣的。”又跟林雨桐說,“你說你姐,提起這事她火大。”
擱誰誰都氣。
“當年我過的那是啥日子,她當姑的看不見?”英子說,“那時候她咋不多管閑事呢?”
“你跟她氣啥?”林雨桐笑,“有些人的理,它只朝里,不朝外。對自己有利的理她都懂,對自己沒利的理,她都不懂。所以,跟這種人你連講道理都不用,她肚子里衡量對錯的標準,永遠是有偏差的。”
說了好半天的話,半下午的時候才走的。
家里積攢的好些東西,都用筐子裝了叫拿回家去,給誰家不給誰家的,他們說了算。
見放了那么多的點心,小老太全都裝了,“這玩意送人都不好送,叫你拿回去自己又不吃,如今真是,走禮也送不完的。”sm.Ъiqiku.Πet
英子笑:“奶,吃的啥時候都能弄出去。次你給我的點心,我回去放店里了。有時候人家吃飯,我會送一塊點心。人都愛占便宜,生意好多了,尤其是趕集的日子,人都擠不下,還在門口露天擺桌椅呢。”
一個圓點心切成八塊,用小碟子裝了當贈品,這當然是占便宜的事。
一個點心的價格跟一個燒餅差不多。一斤點心差不多是八個。得一塊多錢,一個點心一毛多,這便宜太能占了。
如今鄉下好些地方,席面有一道是把切好的點心直接裝盤的。算是一道甜菜。
要是席面豐盛,這盤子里是八塊點心切成的小塊。要是席面不豐盛,那里面是四塊點心或是六塊點心切成小塊拼出來的。
反正一席做八個人,一人能吃半個到一個點心。
所以,拿這個當贈品真不算寒酸的。
有用處行,用用處全拿走。吃又吃不了,送人又送不出去。糧食做的東西,扔了可惜。趕緊都清走吧。
好些人家都說,老二如今的日子好過,自己有本事是一方面,關鍵是老四和桐肯補貼。人家說了,說當年這個親做的好。兄弟倆娶了倆姐妹,關系親近。反正老四怎么補貼老二,桐肯定不會有意見。
英子承認這一點,別小看這種今天給點這個,明天給點那個的,其實真家用起來,省的不是一星半點。反正她的衣服從來不用買,桐穿舊的,她穿著在鄉下都是時髦的樣式。再說了,桐的舊衣服哪里真舊了?成新是有的。親妹妹的,也沒啥嫌棄的。給的穿。而自己男人這兩年沒買過煙。老四不抽煙,別人送的煙,在固定的地方放著呢。每回去,桐塞幾條,“拿著,這個肯定是最費的。”
農村的情況是這樣的,家里叫人幫忙干點活,給工錢誰也不好意思要。但要是給兩盒好煙,這是人情。
林林總總的算一算,這一年得給自家補貼多少?
人家說,英子承認。說,這是沾了桐和老四的光了。
第二天兩口子帶著清平要去省城,把清安帶過來叫小老太幫著看一天。這孩子乖的很,電視開著,自己能坐在沙發看一天。自己廁所,累了在沙發自己睡。吃飯的時候叫過來吃飯,自己拿勺子筷子都能吃。
特別好帶。
早去晚回來了。回來的時候都晚七點半了。
“咋這么晚?”林雨桐去廚房拿飯,問了一聲。
“路修路,繞著走的。”老二說著,叫拿母女倆坐了,“這娘倆,暈車暈的,把這一路給折騰的。”
林雨桐給水里泡了暈車藥拿出來端過去,“趕緊喝了,喝了好。”又問,“人家大夫沒說是咋的了?”
“說是大脖子病,要吃海帶。”英子皺眉,“你說好好的孩子這將來脖子長個那玩意……”
老二咳嗽了一聲,“當著孩子說啥呢?”
英子閉嘴了,端著水喝。
“不會!”林雨桐笑,“真不會長的跟你說的那樣……我也咨詢過了,對生活沒啥大影響。不過肯定是畏冷,有時候脾氣還有些暴躁,你們得體諒一些。”
至于說吃海帶的事,這個咋說呢,對原發性的甲減,吃這玩意的作用微乎其微。
她也不能這么說,畢竟現在的醫學手段是這樣的,她說了,“也不能光叫孩子吃海帶,其他海產品也行的。你們別管,我來弄。吃完了你們過來娶。”
自己做的東西,對這病癥的控制應該是最有效的。
不管怎么安慰,并不能叫兩口子真的放下心。第二天一早,去了批發市場,批發了一大捆子幾十斤的干海帶。回去得自己泡,然后清洗,又得自己切。還給林雨桐留下一半,“叫孩子吃著,別大意。說是缺碘呢。”ъiqiku.
等走了,林雨桐又去了醫院,了解了一下,一年大概能見到多少這種因為甲狀腺的問題來醫的孩子。
得到的數字還真是嚇了一跳。
這屬于衛生局的本職工作之一。回來考慮今年的年終報告可以把這個事情提日程了。
四爺帶著清寧,是在初雪的日子回來的。
“要不是預報的有雪,我們還打算再玩幾天的。”臭丫頭出去了一趟,長高了不少。回來纏著林雨桐,纏著小老太,跟進跟出的,跟個跟屁蟲似的。
林雨桐親自下廚去了,四爺還在面洗澡沒下來,她扭臉看自家閨女,“這毛衣是你爸給買的?”
鵝黃色的高領毛衣,沒有什么亂七八糟的圖案在面,素雅的很。外面一件粉白的羽絨服,怎么穿怎么好看。
清寧嘿嘿的笑:“我爸也給您買了。”說著,又低頭拿照片給小老太看。
小老太當年在海灘也是見過洋人的,“那時候是日本人、英國人、法國人,那租界的巡捕房里,還有越南人的巡捕。但黑人卻少見的很。你瞧這黑的都發亮了……”
清寧特別嚴肅,“我爸說了,不能拿人的膚色說事。”
“熊孩子,這不是在家嗎?”小老太扔下照片,替孫女打下手去了。
清寧又拿著照片去跟清遠顯擺,清遠看動畫片呢,沒工夫搭理,“帶你又沒帶我,我不看!”
小樣!還挺有脾氣。
“給你帶了玩具你也不看?”馬誘惑了。
這個是可以考慮的。
“啥玩具啊?”秒變臉!從高冷到諂媚,一秒的工夫!
清寧勾著手指,“你過來我帶你看啊。”
電視正傳來一級準備二級準備三級發射的聲音,清遠擺擺手,“不去!”
等叫我把這一集看完吧。
恐龍特級克塞號,有啥好看的,幼稚!
事實是賣了不少的玩具,還有一款游戲機,明顯是被當姐姐的一路玩過的。除了玩具手槍這玩意叫人動心以外,也游戲機了,結果有人已經提前玩了,不是那種專門給自己的。還有那什么不倒翁,那是自己玩的嗎?
才不是!
不被重視有點小不開心。
直到他爸把一輛三輪小蹬車拿出來放在客廳里,這才高興了。
事實他現在騎這個已經有點晚了。再過半年,他長高了,那車坐去蹬不了了。
四爺那辦事向來周到的很,先沒給林雨桐拿給她的東西,卻給小老太把禮物遞過去了。
應該往南邊去了,各色的絲綢面料,足足十幾條。
小老太喜歡的不得了,“這要是做旗袍,得多漂亮。”
哪怕不能穿在身,也喜歡擺著干。甚至怕手粗糙,不敢手去摸,怕把絲給掛出來。
林雨桐一直好,按說這小腳老太太,是穿不了旗袍的。
估計也是當年年輕的時候,沒穿過旗袍,所以對旗袍有執念吧。
像是這樣的小腳,當年都是那種長長的式裙子,遮住腳面的那種。露出腿和腳的話,小老太這種小腳絕對不好看。旗袍還是跟高跟鞋最搭配。
于是小老太有事做了,她留著料子不是看的,二十給自家孫女做旗袍。純手工制作的。做成一件叫林雨桐試穿。
這玩意林雨桐當然是穿過的。曾經有一段日子,那是天天穿旗袍。
一穿到身,覺得特別有范。
清寧喜歡的什么似的,“以后也給我做,裙子好看。”
喜歡這么玩吧,老的老小的小,只要高興好。
四爺這回出門,還真不是白出去了一趟。
這回還帶回來不少真外資。
如電機廠,是有生產電機的能力的。那么幾個電機廠重新整合之后,有兩個項目,都不算是復雜的項目,是生產吹風機和電風扇。
這都是會走進千家萬戶,要真的做的好了,是不愁銷路的。
而原本全縣有好幾個電機廠,真把人員整合在一起,需要添置的東西不多,差不多能投入生產了。
誰能想到這半死不活,眼看沒出路的廠子還能這么做。
但緊跟著問題來了,重新整合意味著裁員,意味著很多人將被淘汰。
但這不是四爺該管的問題。
反正是招商局還沒人員呢,一炮打響了。想去招商局的人多的很。
而四爺忙的盯著礦泉水那邊呢。
廣告打出去了,效果很明顯。訂單一個接著一個,都是往大城市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