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好辦。太孫仁慈,你們必須要把太孫的仁慈叫他們真切的感受到?!彪S后又囑咐,“吃的喝的用的,都安排妥當。心存感激了,活干的利索。太孫也能早一天交差了?!?
這人問:“我看外面來的人不少,咱有那么多賬叫人算嗎?”
把嗎字取掉!
江南兩省的賬目,算的完嗎?
外面鬧哄哄的,本在前面被關著的張華等人明顯有些焦躁了。
這個院落本是溪園的客院,院子里光是房舍,成百間。昨兒晚,沒等到總督大人回來,等來等去,等到的結果是一人一間房,洗洗睡吧。
今兒一早起來,才發現房門是從外面鎖著的。想出去也行,跳窗戶,窗戶倒是沒關著,可這跳出去之后呢?能跑的了嗎?
太孫是壓根沒見他們的面,啥話也不聽人說,這么不明不白的把人禁錮起來了。
誰都知道,這次的事,是不能善了了。
等送飯送水的過來,他表達了要求見殿下的意圖??蓪Ψ街恢钢赖姆克膶氄f:“有什么想說的,可以寫給殿下。寫好放在外面的窗臺。如果殿下滿意,大人能回家了?!?
可叫自己寫,該寫什么呢?
林雨桐看著遞出來的一封一封呈報,跟四爺分著看。頭一天寫的東西,大致都相似,說自己的忠心,訴自己的委屈。人寫的較委婉,但武將,那直接多了。差沒說:老子為陛下鎮守一方,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憑什么這么對待我們?
她特別好脾氣的在呈報寫了大大的閱字,然后一一發還。
沒說好也沒說不好,反正這么一份呈報,并沒有換來自由。
很明顯,太孫對這樣的呈報還是不滿。
于是第二天,他們開始換招數了。開始把身的銀子拿來收買守衛,只為了給外面帶個口信。然后一天接一天的,呈報一天一天的寫,身的東西卻一天一天少了。先是散碎的銀子,接著是身帶著的銀票。再加下來是手的戒指扳指,然后是玉佩荷包,除了身的衣裳,能給的都給了。每次問,他們都說口信捎出去了。但是這捎出去的口信為什么沒有半分的信息反饋回來呢?
張華的口信,是捎給南山書院的山長三清先生的。這位大儒,也是他的恩師。
別人的面子,太孫未必會給,但是恩師的面子,他一定會給的。
因為這位大儒,也曾是太子的啟蒙師傅之一。
南山書院。
三清先生坐在竹林的石桌邊,他的對面是個一臉恭敬的年人。
“安民,你怎么看?”三清先生問道。
被稱呼為安民的年人眼里閃過一絲亮光:“恩師,國有如此儲君,難道不是國之幸?!?
三清先生搖頭:“鋒芒過甚!怕只是曇花一現?!?
“恩師,學生已蹉跎半生光陰,難道還要繼續蹉跎下去?”年人眼里閃過一絲決然,“哪怕是曇花一現,學生也想再掙扎一次。不管將來如何,江南確需整頓,太孫此霹靂手段,雖冒險,但卻定有成效。學生想去應招賢榜,雖死而不悔?!?
三清先生半晌沒有語,“書院做此一想之人,只怕不在少數。”
年人趕緊站起身來:“學生惶恐?!?
三清先生一笑:“罷了……罷了……難為你人至年卻仍有如此一腔熱血……那去吧……只是不管成與不成,在朝,不可以南山書院為根基結黨……否則……”
“是!”年人不等三清先生說出更絕情的話來,趕緊起身,應了一聲。然后又跪下磕頭,“先生保重,學生去了?!?
三清先生聽著風過竹林聲,有些悵然:此一去,究竟是兇是吉,誰能預料呢?圣可不是一個能容人的性子。
這一日之后,南山書院變的清凈了很多。潛心做讀書的,只剩下十幾歲的少年人。十六七歲往的,都走了。
他們都是有功名的人,秀才舉人,更有書院里的先生,他們大多都是進士出身。像是魯安民,便是進士出身,任過縣令,做過知府,只不過是在江南這官場,被排擠被傾軋,這才被罷了官。如今,這么一個機會擺在這里,不知道又多少人前仆后繼。
江南這情況,朝局又如何,這學讀書人個個心知肚明。
誰不想成一番事業名垂青史?
若不是心有志向,大可跟官場的蕓蕓眾者一樣,同流合污,也搏個榮華富貴。
林雨桐等的是這樣的一撥人。
像是魯安民這樣的,在過了最初幾天的觀望期之后,來的人越來越多了。看了履歷,大部分都是林雨桐親自見了。
林雨桐在考察魯安民,魯安民又何嘗不是在默默的觀察這個太孫。縱觀太孫所做之事,了解太孫的成長經歷,魯安民一直把這位太孫定位在好武剛直這個位子。可等見了人,他才知道,他大錯特錯了。這個少年可一點也不魯莽,相反,可以說有些太過老成。
像是現在,太孫問:“你跟張華師出同門?”
魯安民應了一聲是,心里還想著,該不是殿下有所忌諱。
卻沒想到人家說:“那正好,你先去巡撫衙門,那一攤子事,你先接著。”然后寫了旨意,“離京之前,皇給我便宜行事之權。所有的官員任免都在我的權限之內。你先任,隨后在吏部報備即可。”
出了溪園,他是魯巡撫了。
一天之內,江南大大小小的官員,頃刻間都換了。
金陵的大街,鞭炮聲一陣響過一陣。
江南的變動,哪怕是封鎖的嚴密,沒有走官方途徑,可京城里該知道消息的,還是從其他的途徑里把江南的事,知道的一清二楚了。
畢竟,整頓不是封鎖,江面的船只往來,從來沒有斷絕過。
東宮里,太子坐在主位,柴同和南謹之坐在太子的對面。
柴同一臉的急切:“太孫在金陵急需人手,與其叫太孫那樣簡拔,倒不如調去一些合適的人手……”
南謹之看了柴同一眼,沒有語。
調撥人手?調撥誰的人手?
調去的不也是太子的人手?卻不是太孫自己的。這叫太孫怎么想?
所以,這么做是不合適的!
當然了,他或許是沒考慮到這一層,想著太孫如此任命官員,肯定是要被人詬病的。但遭人詬病和培養嫡系起來,又算什么呢?
于是他道:“太孫殿下既然已經做了任命,那么殿下……如今首先得想的是,趕緊報備吏部,正式的任命旨意,得在太孫離開江南之前,送下去……”
要不然,太孫的任命,朝廷不認,那才是把東宮的臉給丟大了。
林平章思量的是這件事,“你們先下去吧?!?
等兩人走了,他才起身,對任命的事,他倒是不怎么在意。這只在于帶回來的銀子多少來說呢,要是帶回來五百萬兩,這事能商量。要是帶回來一兩千萬兩,這事真不用商量?;蔬B看都不會看,直接用印了。
他在意的事,這孩子怎么把五蠹司給翻出來了。
五蠹司,牽扯到的東西,是皇的逆鱗,誰都不許碰的。
這才是麻煩的麻煩。
他現在要弄清楚的是,她是從哪知道五蠹司消息,又是怎么跟那些人聯系的。他害怕,這孩子一個不小心掉到別人給設置的陷阱里去了。
陰成之在這種時候門了,“知道你在想什么……其實不用多想,沒事。那東西是我兒子帶去的……”
所以呢?
林平章氣的瞪眼:“五蠹司出動了,還明目張膽的。你覺得宮里會不知道?”
“知道又怎么樣?”陰成之面色陰沉,“我是想知道,那無極宮里到底有什么秘密。我母親,當年是為什么死的。不動一動,永遠也不會知道?!?
正說著呢,李長治進來了,他看了一眼陰成之,湊到林平章耳邊道:“圣又去了……”
林平章跟陰成之對視了一眼,道:“動了……”
陰成之轉身疾步出了門,林平章追出去,已經不見人影了。
李長治扶太子:“殿下,要下雨了,進屋吧。風里帶著潮氣呢?!?
林平章嘆氣:“去了的都已經去了,他卻始終耿耿于懷,不探出個究竟,看來是不肯罷休的?!闭f著吩咐李長治,“打發人南下,告訴太孫,速戰速決,時間不等人。而且,要提醒他,回來的路可能去的時候還危險。叫她千萬不要大意?!?
“是!”大概是風起了,李長治狠狠的打了一個寒顫。筆趣庫
“把大氅穿著吧?!瘪T千恩把大毛的大氅拿出來,給皇披。他自己也趕緊披了棉斗篷,扶著皇一步一步順著暗道走了進去。
暗道兩旁,夜明珠鑲嵌在墻壁內側,暗道里的臺階曲折悠長,越往下走,越覺得冷。
一直走了大半個時辰,走過一道一道的關卡,才到了最下面的。
最下面這一層,仿若是仙宮。珍異寶擺設在宮殿里,美輪美奐。
只床榻的位置,擺著一口晶瑩剔透的水晶棺材。棺材里的女子猶如沉睡一般,面容安詳。她一身白衣,躺在里面。從外觀看,是看不出心口的位置曾經被插過一把匕首的。
平宣帝進去,問邊跪著的一個太監:“還是沒有什么變化嗎?”
馮酬小心的看了馮千恩一眼,然后才對平宣帝搖頭:“回圣的話,并不曾有什么變化?!?
馮千恩對這個干兒子擺擺手,叫他先退下。這地方只幾個特別信得過的太監守著,日夜盯著這具尸身。
誰也不知道這所謂的變化是什么,但都得這么等著。
因為這個女人死前說過,她有一件非常重要的東西得留在身了,是一件仙家法寶。得這東西,便可長生。她會回來取這件法寶,那時,便可交陛下長生法門。
一轉眼這么多年過去了,她也回來過。以不同的身份回來過??伤约菏冀K沒找到取回法寶的辦法。她說,找不回法寶,她無法返回仙界。陛下曾試圖留住她。當她成為李妃的時候,陛下跟她結為夫妻。兩人還生兒育女,有了三皇子。后來在懷著靜樂公主的時候,一個暈厥,再次醒來的李妃只是李妃,卻不見那個女人了。據李妃所,她自己一直在,只不過在那個人在的時候她是無法支配她自己的身體。
這應該是奪舍了。
他也不知道這是仙家的手段,還是妖法。
但是她確實是做到了別人做不到的事。
像是皇說的:“是仙是妖,有什么要緊?能長生行?!?
宣平帝的手放在水晶棺,喃喃自語:“你……現在究竟在哪里?既然你說要回來,那朕自然堅信你會回來。朕的時間好像不多了……”
馮千恩趕緊道:“陛下萬歲,怎可發如此不祥之?”
“萬歲?”宣平帝一笑,輕咳兩聲,隨即揉揉額角,“萬歲哪里夠呢?”
“是!陛下一定會長生不老的。”馮千恩低聲道:“江南那邊的消息,五蠹司……冒出來了?!?
宣平帝一嘆:“怎么把他們給忘了?!?
“要……”馮千恩做了一個砍殺的動作,“斬草除根?”
宣平帝搖頭:“她又走了好些年了,如今到底在哪里,朕都找不見了。她學聰明了,學會躲藏了。五蠹司嘛……這個時候冒出來挺好的……正好可以用用……”
“圣是要?”馮千恩低聲問,“要引龍姑娘現身?”
“她該現身了,再不現身,朕等不到了?!毙降鄣氖謴乃Ч纵p輕拂過,“給吏部遞話,說太孫遞來的任免官員,一律照準速辦。然后再下旨給太孫,重建五蠹司,此事交給太孫負責?!?
馮千恩應了一聲是,“只是朝野沸騰,太孫做事未免太……獨斷了一些?!?
“獨斷?”宣平帝扶著馮千恩往外走,“獨斷也沒關系。只要朕不死,他只是太孫?!?
這話要是叫林雨桐知道,林雨桐會說,“是太孫不假。但是這太孫跟太孫還是不一樣的,這有錢的太孫跟沒錢的太孫起來,又是不一樣的?!?
沒錯,林雨桐覺得自己現在有錢,特別非常以及極其有錢。
賬目整理了七天,也只清理出了包括夏家在內的四家大鹽商的賬目,光是私鹽一項,二十多年來,聚攏了四千多萬兩白銀。
這是多大的一個數字。
加其他非法所得,只這四家,接近六千萬兩白銀。
這還只是大鹽商。還有幾十成百的小鹽商,都還沒有計算在內。
更有這江南兩省官員,還都沒動呢。
四爺給了個保守的數目:“最低不會少于九千萬兩?!?
林雨桐冷笑一聲,:“抄!”
太孫的旨意一下,四方皆動。
而林雨桐卻對著四爺愣神:“你說,將來別人會不會也叫我抄家皇帝。”
什么叫也?四爺瞪她!
林雨桐卻嘆氣:一不小心,我成了你。.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