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呀,那行啊。我會開車,我駕照都有的。等過年他回來,我跟他聊聊,要是真能行,明年我跟他干去。”
從他們家回來,兩人又去了鎮上,打了兩個電話,又隨便買了些東西,明天進山里用。
傅懷義對上次上山打獵很是感興趣,林玉瑤答應再帶他進一次山。
“咱們還去上次那山嗎?”
“換一個吧。”她想到王建軍的事,突然道:“咱們去王建軍他們家后山,怎么樣?”
“你是想……去見見王建軍家里人?”
林玉瑤點點頭,“你是王建軍的同學,又一起共事那么久。來都來了,順便去看看他家里人也是人之常情,對不對?”
傅懷義想了想,點頭,“是這個理兒,不過你知道他們家在哪里嗎?”
知道,她當然知道,她以前跟陸江庭去過。
不過是上輩子的事,這輩子還沒去過,他父母并不認識她。
“我知道,以前去過那后山打獵。”
“那行吧。”
林玉瑤又說:“咱們再去買點東西吧,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帶點東西去好說話。”
莫名其妙的冒出一個同學去看他們,人家不見的搭理,萬一吃個閉門羹就白計劃了。
若是這個同學帶著禮物去就不一樣了,沒準兒還能熱情的招待他們,話也能說得多些。
這叫人情世故。
第二天,他們帶著東西去了王家村。
到村里一打聽,很快就找到王建軍家。
“你們是王建軍什么人?”
傅懷義上前道:“阿姨,我是王建軍的同學。想去這后山打獵,想起王建軍同志老家正好在這邊,就順道過來看看你和叔叔。”
他把手里提著的煙酒,還有一袋蘋果一包糖,一并送上去,“這是帶給你和叔叔的禮物,小小心意,你們別嫌棄。”
那老太太頓時眉開眼笑,一面伸手來接,一面道:“哎喲,小伙子,你們能來看我,我就高興了,怎么還帶禮物啊,這多破費的。”
“阿姨,這是應該的。”
正如林玉瑤所,送了禮物后,得到他們的熱情招待。
這女人應該是王建軍的繼母,眉開眼笑的接過東西,邀請他們進屋里坐。
他們一坐下,她又急忙去給他們倒水。
林玉瑤與傅懷義對視一眼,林玉瑤還用手指戳了戳他。
傅懷義投給她一個稍安勿躁的表情。
老太太出來了,端著兩碗水請他們喝。
他倆一人接過一碗,向她道了謝。
傅懷義又說:“建軍同志跟阿姨長得還蠻像的。”
老太太尷了個尬,笑容僵在臉上。
傅懷義繼續道:“都說長得像母親的兒子孝順,可惜建軍走得早,不然現在肯定接你們去城里享福了。”
老太太眼珠子滴溜溜的轉。
心想這小伙子這么說……這意思是不知道他們家里的情況。
王建軍沒跟他們說過自已是他繼母,所以他以為自已是他生母呢。
也是了,誰會跟人說自已家里這些事?
想到此處,老太太嘆了口氣,又拿出帕子做了個抹淚的動作。
“可不是嘛,我們家里三個兒子,就建軍最出息。全家費老大勁兒才把他供出去,本來還指望著他出息了,能幫幫家里兄弟呢。可哪成想,他年輕輕的就去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