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煙,老頭咧嘴笑了起來。
“小伙子是干啥的?問這事干嘛!”
“我是市文化站的,來這附近了解一下‘老二年間’的歷史!”
一聽我這“吹牛不納稅”的話,四周的老頭全都圍了過來。
我趕緊熱情抓出一把香煙,分了一圈。
還真是“拿人手短”,拿了我的香煙,老頭們表情和態度頓時就變了。
“有這事啊!當年有一隊敗下來的鬼子兵——好像是濱城攻堅戰時,一共三四十個,在經過咱們這一帶時,被當地民兵堵住了,結果全被弄死了!”
“聽說其中還有個大佐,在所有鬼子兵里算是很大的官了,相當于……相當于咱們的中將!好像比市長還大!”
我身后的馮紅林接茬:“真是大佐的話,那很可能是一支部隊的最高軍事指揮官。”
老頭們沒搭理馮紅林,繼續饒有興致向我描述。
“鬼子兵就是兇悍!當時被咱們一百多人包圍著,就是不肯投降!子彈打光了,就舉著刺刀吱呀亂叫,民兵們也聽不懂他們喊得啥,反正都不是人娘養的東西,聽不懂就不聽了,直接沖上去和他們拼刺刀,反正最后一個也沒跑。”
“這事你們都這么了解啊?”我忍住笑道。
這些事聽著就讓人興奮,和小時候看電視劇《亮劍》時感覺差不多。
幾老頭都哈哈笑著看向年紀最大的老頭。
“什么情況啊!”我被老頭們的默契程度逗笑了。
這時候年紀最大的老頭才再次開口。
“我就是當年民兵隊伍中的一員啊!當時我主要負責扔手榴彈,胳膊長,力氣大嘛!”
我立刻感覺眼前的老頭偉岸起來。
“老大爺,能講講嗎?”
老頭捋了捋胡須。
“都是老二年間的事了!電視臺都采訪過好幾次,還有啥好講的!”
一聽,這老頭還名聲在外啊!
嘴上說不愿意再講,但還是興致勃勃地講述起來。
“當時我們收到上頭通知,說讓我們民兵團聚集起來,帶好所有武器,埋伏好,伺候一批敗退的鬼子!”
我趕緊插嘴:“就在方城小學那一帶?”
老頭點點頭:“對!當時那里有一片樹林,還有兩個小土疙瘩,也是到碼頭的必經之路,我們從中午等待半夜,終于看到了鬼鬼祟祟的鬼子兵,當時一共37人,我記得很清楚!
我們提前設下了陷阱,等到鬼子兵進入到埋伏圈后,隊長老洪大吼一聲‘干它娘的’,我們就開槍,一口氣打死了十幾個,剩下的迅速找隱蔽的地方躲藏了起來,雙方僵持了好幾個小時,差不多天亮時,在他們的身心俱疲下,海洋、臘八、石猴子他們幾個先沖了上去,我們緊跟著他們。
距離太近,用槍不行,雙方就開始面對面拼刺刀。
鬼子的刺刀是真刺刀,又尖又細,刀刃鋒利,我們的都是鍘刀片子,沉不說,還不鋒利,臘八和石猴子當場就死在了鬼子的刀下。
見自己人死得這么慘,我們也是紅了眼,奮不顧身地繼續沖!最后終于把所有鬼子殺了。”
老頭講完,用顫抖的手再次接了我一根香煙,塞到了嘴里。
看得出,雖然都過去了大半個世紀,可一回憶起來,老頭兒還是很激動。
我終于解開方城小學鬼子的秘密了。
離開前,把剩下的兩盒煙全分給了老頭們。
找到了大戶村村書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