瞥了一眼坐在副駕駛上,雙目射光的畢延勇。
“姑父,沒想到你對下古墓興趣這么大?”
畢延勇搓了搓雙手:“不是說了嘛!我父親生前就是考古系的教授,我自小的理想也是成為考古學(xué)家!”
“既然這樣,咋就改行了呢?”
“一難盡啊!不說也罷!”
我從畢延勇的眼神里看出了一絲哀傷,直覺告訴我,他之所以選擇經(jīng)商,而沒有追逐自己成為考古家的理想,其中肯定有個特別的故事。
我畢竟和畢延勇還不算熟,雖然此刻我很好奇,很想打破砂鍋問到底,也只得憋住不問。
很快到了派出所大院,遠遠的就看到了馮紅林和李文康,四周還圍著七八個我面熟的刑警。
看樣子,馮紅林正在叮囑什么。
“馮哥——”
我趕緊擺手打招呼。
馮紅林扭頭朝我和畢延勇點了點頭,算是回應(yīng),然后他扭回頭繼續(xù)“訓(xùn)話”。
十分鐘后,三輛車直奔城西郊區(qū)的油城市考古系院子。
長話短說,接上谷教授的三個助理,一個小時后我們就到了古墓現(xiàn)場。
和上次來相比,此時的整個古墓四周都扯起了鋼絲線,還是那種帶刺的,路口還插了個大牌子,上面用紅色油漆寫了八個大字:特殊區(qū)域,禁止靠近。
更讓我覺得夸張的是,還有幾個荷槍實彈的軍人分散開守在四周。
這讓我想起了昨晚馮紅林提到的747部隊。
難道這座古墓中有什么驚人的發(fā)現(xiàn)?否則怎么會驚動軍方呢!
下車后,谷教授的助手小胡小跑著到了圍著古墓鋼絲線的入口,把一張紙交給了站在入口的中年軍人。
中年軍人仔細看了看紙上所寫的內(nèi)容,然后朝著小胡點了點頭。
小胡轉(zhuǎn)過身,朝我們招了招手。
我和馮紅林他們跟在小胡身后來到了古墓入口。
上次跟著谷教授進入古墓時,下墓還必須借助繩子攀爬。
此時已經(jīng)安裝上了簡易的樓梯。
小胡指了指古墓口,解釋:“這是一座沒有被盜過的北宋帝王墓,墓中陪葬品諸多,正常情況下,沒個兩三年完成不了古墓考古工作,所以得提前做好鋪墊工作,為的是一勞永逸。”
李文康忍不住撓了撓頭,低聲問道:“兩三年時間?這古墓面積很大嗎?”
小胡點點頭:“在帝王墓中,屬于中等規(guī)格吧,加上甬道一共2500平米——主要是考古過程相當繁瑣,幾位應(yīng)該聽說過四川的三星堆遺址吧?”
李文康點了點頭。
“三星堆遺址沒有七八十年,完不成既定的考古任務(wù)。”
“七八十年?那不得兩三代考古家接力完成啊?”
“七八十年還是個保守數(shù)字,如果在考古的過程中又有新發(fā)現(xiàn),這個時間還會延長。”
我沒有接茬,不過想起了前段時間在手機上看到一個笑話。
在陜西參加了考古工作,但凡有個大規(guī)模的古墓群或者什么遺址發(fā)現(xiàn),即便是剛參加工作的,基本上一輩子也不用換地方了。
說著話,眾人跟在小胡身后魚貫進入到了古墓中。
甬道內(nèi)扯上了電線,安上了燈。
有了還算充足的光照,之前看起來略帶恐怖的古墓甬道亮堂了不少,另外那種讓人聞起來很不舒服的腐爛氣味消失了。
馮紅林他們并未表現(xiàn)出絲毫異常,唯獨畢延勇激動得左顧右盼,還時不時發(fā)出高低不一的驚呼聲。
此刻的他哪里還有著名企業(yè)家的氣質(zhì),分明就是個進入到了動物園的小朋友。